本站案例
許昌苯中毒事件驚人內幕
許昌苯中毒事件的前前后后
系列報道(一)----援助行動舉步維艱
經過了解,此次事件,絕大部分患者被診斷為慢性重度苯中毒,傷殘程度應為三級,這意味著這些年輕的生命完全失去了勞動能力。本站兩名維權律師毅然決定為這些苯中毒患者提供法律援助,并與其中6名患者提供法律援助代理協議。
本站先后派出四名律師及工作人員于
兩個多月了,住院期間的工資、住院伙食補助至今沒有發放。住院期間單位更是沒有派任何人來護理。
雖然職業病無疑會被認定為工傷,但是這一法律程序還是要走的。考慮到事情的完全解決必須等待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后,尚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當務之急,就是幫他們討回住院期間的工資、住院伙食補助金。
走到公司門口,同去的這些患者讓我們看公司整頓后新添加的嶄新的排風設備。
從公司出來,我們撥通了徐律師的電話。這位徐律師以在外辦事為由,說一小時后聯系。下午6點多,再次撥通了徐律師的電話,得到的答復卻是:“每個人情況不同,工資標準不太好算。”“現在談工資和補助這個問題有點早”之類的話。
從本案的第一篇報道,可以看得出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面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該公司作業場所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測,結果發現,空氣中苯濃度超過國家標準近3倍。召開全市發制品企業職業健康危害緊急會議,要求對不符合安全要求、達不到安全生產標準的企業一律停產停業整頓。
那么,我們看看這些患者的公司做了什么,“截至
據這些患者介紹,醫療費都是他們住院十幾天后,住院人數增多,事態發展嚴重的情況下,公司不得已才支付的。到現在也是由患者拿著醫院的票據到單位去報銷。至于其他的待遇,一分錢沒有拿到過。難道這就是公司的積極面對嗎?難道“按法律程序最后一并解決”就是你們的應對之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