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規則
主張工傷待遇,別忘要求經濟補償
主張工傷待遇,別忘要求經濟補償
發生工傷后,很多勞動者往往不知所措,大多數人只能夠想到工傷待遇,但卻忽略了其他應得補償,中國工傷賠償法律網www.wnpump.cn 在工傷維權同時,總結如下工傷職工應注意維護的權益。
第一點、應該清楚自己的工資、特殊津貼等是否及時、足額發放。第二點、看看用人單位是否為自己繳納了法定的社會保險。第三點、明了用人單位有無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嚴重影響勞動者權益的情況。然后,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主張自己的合法權利。
第一、勞動者的工資應當按月足額及時以貨幣形式發放。對于工資的發放形式、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及超過規定時間的勞動報酬有法律的明文規定。《勞動法》第36條規定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依照上述標準,如果勞動者的的工作時間已經超過國家規定的,用人單位就要為此支付符合法律規定的加班費;《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對最低工資不包括什么,法律有明確規定,《勞動部關于執行勞動法的意見》第54條規定:“《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待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1號令》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以下各項以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
那么最低工資包括什么呢,各地都有相關規定,以河北省為例,冀勞社【2008】8號《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第二段第二款規定:“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的勞動者,計入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報酬,包括按規定應由勞動者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不包括支付給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加點工資報酬、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以及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根據以上規定可知最低工資不包括加班費、特殊津貼和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等,包括應當由勞動者個人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第二、對于社會保險的繳納、勞動條件、勞動保護等其他用人單位的違法方面,法律對勞動者的保護是有明文規定的。社會保險、勞動條件、勞動保護對于勞動者來講是很非常重要的。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也不符合法律的規定,將極大地損害勞動者的權益。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規定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照《勞動法》和《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繳納社會保險,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補繳。按照《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三條第三款的規定:“造成勞動者工傷、醫療待遇損失的,除按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工傷、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勞動者相當于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所以,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工傷、醫療保險的勞動者還可要求用人單位賠償。
如果以上幾項其中有一項沒有支付或者達到,那么我們就要采取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此又存在以下兩種情形:
1、如果不解除勞動關系,在享受工傷待遇之余,可以要求及時補發工資、支付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法》第九十一條的規定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可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支付應付未付的工資或津貼。
依據《違法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三條規定“ 用人單位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同樣依照《違法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四條規定:“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要在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同時,另外支付相當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因此如果用人單位有克扣、無故拖延、不支付加班工資和特殊津貼、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的等違法法律規定的情況,勞動者要求補發工資并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是有法可依的。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一次性以貨幣形式發給。
2、如果解除勞動關系,我們不僅可以投訴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工資和津貼、要求經濟補償金,還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向用人單位主張由于用人單位的過錯導致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
對于五至十級的工傷職工,用人單位違反上述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是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僅可以享受一次性的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更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向用人單位主張經濟補償。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為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經濟補償。另外,對于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一個月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職工可以向用人單位要求雙倍的工資。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以及因企業破產、裁員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都應當依照《勞動法》第47條規定的標準支付補償金。
工傷保險待遇與上述要求的經濟補償等同屬勞動爭議,可以在解決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中,一并提出請求。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防止錯過維權的有效時間,也能是工傷職工的合法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中國工傷賠償法律網www.wnpump.cn 擁有專業的律師團隊,我們專注工傷維權,做最專業的維權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