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勞動爭議案件幾個問題的討論紀要(1998)
(1998年4月1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次會議通過)
一、勞動爭議案件受理的幾個問題
。保泟趧訝幾h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企業人才流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作為勞動爭議案件審理。
2.對勞動者的工傷認定有爭議的,應由勞動行政部門處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為工傷保險待遇發生爭議的,作為勞動爭議案件處理。
3.勞動者死亡后其家屬為補助等福利待遇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家屬可作為一方當事人參加勞動爭議訴訟。
。矗畡趧雍贤騽趧雍贤郊屑s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住房條款,雙方為該有關條款的履行發生爭議的,作為勞動爭議案件處理。
二、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及處理
。担萌藛挝缓蛣趧诱唠m然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勞動者已成為用人單位一員,身份上具有從屬關系,雙方確已形成了勞動權利義務關系的,可以綜合下列情況認定為事實勞動關系:
。ǎ保﹦趧诱咭褜嶋H付出勞動并從用人單位取得勞動報酬;
。ǎ玻┯萌藛挝粚趧诱邔嵤┝斯芾、指揮、監督的職能;
。ǎ常﹦趧诱弑仨毥邮苡萌藛挝粍趧蛹o律和規章制度的約束。
。叮畡趧雍贤跐M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雖未續訂勞動合同,但勞動者繼續在該用人單位勞動,用人單位給付報酬,并繼續對勞動者實施管理,雙方仍維持勞動權利義務關系的,可視為雙方延續了原勞動合同,發生爭議的,以原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該延續的勞動合同以雙方實際不再履行勞動權利義務的日期為勞動合同終止日期。
。罚殬I介紹所或其他勞動就業介紹機構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務(輸出)協議,將勞動者介紹到用人單位勞動的,以接受勞動者勞動的單位為用人單位。
職業介紹所或勞動就業介紹機構與實際用人單位就勞動者的報酬另有約定的,可將職業介紹所或勞動就業介紹機構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福萌藛挝粚⒈締挝粍趧诱咻敵龅狡渌萌藛挝粍趧拥模瑔挝恢g應按照協議履行權利義務;勞動者在輸人單位發生工傷的,一般由輸入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及補償責任。
。梗畡趧诱唠m然向單位提供勞動(務),領取報酬,但雙方未形成身份上的從屬關系的,不是勞動關系;發生報酬等爭議的,應根據雙方法律關系性質(如加工、定作、承攬、運輸等)予以處理。
三、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的認定及處理
。保埃接衅谙藁蚪K止條件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或所附條件成就的可認定勞動關系終止。
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違反法律、法規的,該終止條件無效。
1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以雙方協商一致的日期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日期;單位之間商調的,以勞動者按規定在原單位辦完調離手續的日期為勞動者與原單位勞動關系解除的日期。
。保玻畡趧诱吒鶕秳趧臃ā返冢常睏l的規定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雙方對解除勞動關系達成一致意見的,以協商一致的日期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日期;沒有達成一致的,以勞動者書面通知滿30天后的次日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日期。
。保常萌藛挝晃窗磩趧雍贤募s定或有關規定及時給勞動者辦理退工手續的,應判令用人單位賠償勞動者的損失;賠償標準可參照勞動部《勞部發(1995)223號文件》第三條第(一)項的規定確定。
。保矗萌藛挝灰蚤_除、除名、辭退等方式對勞動者作出處理的,系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該行為是否合法有效應按照《勞動法》及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認定。
。保担泴徖碛萌藛挝唤獬齽趧雍贤男袨闊o效,原勞動合同尚未到期的,應責令雙方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并由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被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期間的勞動報酬;原勞動合同已屆滿的,判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被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期間的勞動報酬并賠償原勞動合同屆滿后至判決生效前的損失,賠償標準可根據勞動部《勞部發(1995)223號文件)》第三條的規定確定。
四、其他
16.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者的勞動內容的行為可認定無效;勞動合同約定用人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勞動者工作內容或對工作內容未約定的,用人單位根據需要調整勞動者工作內容的行為可認定有效。
17.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及單位工資制度,單方面減少勞動者勞動報酬的行為無效;勞動者在減少了勞動報酬的工資單上簽收,只表明收到工資單上的報酬,不能視為同意變更勞動報酬。
18.用人單位以勞動者退休后又重新工作或有違法行為為由剝奪職工退休后獲取社會保障的權利,拒不發放退休金的,應判令用人單位發放退休金。
。保梗畬τ趯嵭谐邪洜I,以營業額來確定勞動者的報酬的全部或一部的,一般應以用人單位提供的經營盈虧帳簿作為計算報酬的依據;帳簿是由勞動者保存的,可以勞動者提供的帳簿作為計算報酬依據。
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若營業虧損致勞動者收入低于最低工資的,可判令用人單位支付最低工資。
20.用人單位對給付工資沒有異議而拖欠工資的,勞動者可隨時追索;用人單位明確不付工資的,勞動者應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天內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玻保萌藛挝缓蛣趧诱甙l生醫療費爭議的,按照《上海市城鎮企業職工住院醫療保險暫行辦法》、《關于本市實行城鎮企業職工住院醫療保險后企業和職工合理分擔住院醫療費的意見》等規定處理。
用人單位規定職工承擔的住院醫療費超過上述規定的比例的,應為無效。
門診、急診的醫療費,在有關職工個人承擔的比例作調整前,企業仍應根據1953年《企業勞動保險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承擔職工醫療費。
23.今后法律、法規或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與本《紀要》不一致的,以有關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為準。
注:該紀要第22條“勞動爭議案件涉及財產內容的,可按財產案件收取訴訟費”高院于一九九八年七月十六日取消。勞動爭議案件今后不管是否涉及財產內容,每件仍按50元收取訴訟費。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