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與“開胸驗肺”張海超赴蓉職業病維權
媒體報道鏈接地址: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0-06/26/content_206033.htm
礦工肖化中狀告煤礦老板工傷賠償案將于28日開庭,張海超和律師將趕往渠縣
“開胸驗肺”的河南人張海超和河北律師張士謙的到來,讓寂靜的病房有了聲音,也給了肖化中一絲希望。肖的兒子鄧江湖為了父親的事四處奔走,偶然的機會,他在網上認識了張海超和志愿者律師張士謙。昨日凌晨,他們先后趕來,幫肖化中維權。
昨日上午10點,華西第四醫院住院部4樓32號病床,來自渠縣的礦工肖化中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藥水通過輸液管一滴一滴流入他的血管,其骨瘦如柴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2007年4月12日,他被華西醫院確診為塵肺病Ⅲ期職業病,并被勞動部門鑒定為工傷(傷殘三級),但這之后的賠償之路,他走了3年,卻依舊沒有任何結果。
本月28日,肖化中狀告煤礦老板索賠19萬工傷賠償案一審將在達州市渠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張海超和張士謙也將趕往渠縣,繼續關注此案。
患者
幫助塵肺病患者張海超和律師趕赴成都
昨日上午10點左右,上身一件條紋短袖衫,下穿一條休閑褲,提著一籃子新鮮的水果,神態略顯疲憊的河南“開胸驗肺”農民工張海超來到華西第四醫院住院部看望肖化中,這讓病床上的肖化中既感動又興奮。
“我知道你的事情,你很勇敢,敢于為自己維權。”肖化中說,自己的維權之路已經走過3年,卻依舊沒有任何結果。去年,張海超開胸驗肺一事,他一直都很關注,知道張海超拿到了賠償,他為他高興。
“肖叔叔,你放心吧,我們都會幫助你,一定會幫你討回公道的。”張海超說著將他旁邊的另一名男子介紹給肖化中,“他叫張士謙,河北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同時也是一名志愿者。他會幫助你的。”張海超一邊介紹一邊鼓勵肖化中。
肖的兒子鄧江湖說,和張海超、張士謙的認識純屬偶然。因為父親的病,他經常瀏覽職業病防治的網站,而張士謙創建了一個“工傷賠償法律網”,時常為職業病患者代理案件。因為父親的事情遲遲不能解決,他不得已才請張海超和張士謙幫忙,他們立刻就答應了。張士謙更是忙完在貴州的案子就馬不停蹄趕往成都。
20余年礦工生涯61歲的他塵肺病Ⅲ期
肖化中今年61歲,達州市渠縣龍潭鄉龍潭村9組人。20余年前剛開始做礦工時,他的身體壯如牛,可如今躺在病床上的,卻是一個瘦骨嶙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大許多的病弱老人。
肖化中說,他大半輩子都在和煤礦打交道,先后輾轉達州市多家私營煤礦后,1999年,他來到當地人廖興安經營的工農煤礦做井下礦工,一干就是3年。2001年,因為一些原因,又轉到達州市開江縣漢田壩煤礦工作,只干了3天,就又重新回到了工農煤礦,一直干到2003年1月。
2003年年初,還在工農煤礦上班的肖化中感覺自己身體越來越差勁,已經無法適應煤礦的高強度勞動,只好回家務農。2007年4月,到成都的醫院檢查身體,肖化中被華西醫院確診為塵肺病III期。
律師
《承諾書》讓維權很被動
被確診為塵肺病Ⅲ期后,肖化中為維權索賠到處奔走。然而,在申請工傷認定時,肖化中應煤老板廖興安要求寫了份《承諾書》,“本人(肖化中)承諾,鑒定后不管是任何鑒定結果,包括以前為此事的一切開支費用都與渠縣大發煤業有限公司無關,并保證不要渠縣大發煤礦有限公司及廖興安承擔任何經濟賠償責任。”
張士謙說,到成都后,他立即翻閱了肖化中案的所有材料,發現《承諾書》對肖權利的主張非常不利,但還是要爭取庭審結束后的調解機會。
鄧江湖說,廖興安以及渠縣當地政府部門是同意為其賠償12萬元左右的,但按照工傷標準,肖化中最少應該得到19萬元賠償,因此第一次調解失敗了。
這次,張士謙寄希望于調解,“賠償的錢拿到一點是一點,畢竟為肖化中治病才是最重要的。”
煤老板
電話中表示“依法辦理”
6月28日,張海超和張士謙將一起到渠縣參加庭審。
“不知道這樣做對他有沒有幫助,但愿他能獲得賠償,及時治病。”張海超說,塵肺病患者都是需要終身用藥的,只有用藥物才能維持短暫的生命,賠償費用對肖無疑是雪中送炭。
鄧江湖說,父親生病的3年,花去的錢至少有七八萬,是他全部的積蓄。
前幾日肖化中病情加重,鄧江湖不得已又將他送進華西第四醫院,在這里,每天的治療費至少都是好幾百。昨日上午,醫生催促他交醫藥費,鄧江湖一時不知去哪里籌錢。
昨日下午,記者撥通了肖化中的老板廖興安的電話,電話中聲音非常嘈雜,問到肖化中一案時,對方只回答“依法辦理”,便不再多說,并表示會出席審判,隨后便掛斷了電話。
對話
張海超:用余生幫助職業病患者
華西都市報:最近身體怎么樣?
張海超:還行,但還是要堅持去醫院治療,我前天才去醫院做了檢查。現在每月用來維持病情的費用是4000元左右(一陣咳嗽)。
華西都市報:生病后主要做些什么?
張海超:塵肺Ⅲ期,意味著再也不能從事強度大點的勞動了,現在每天在家鍛煉鍛煉身體,上上網。我開了博客,幫助一些職業病患者維權,同時學一些法律知識。也經常接到職業病患者來咨詢維權的電話,我都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
華西都市報:將來有什么打算呢?
張海超:(停頓,思考)我咨詢過醫生,我所患的塵肺病屬于急性塵肺病,而患這種病的人,最長的也沒活過7年。我想用余生來幫助職業病患者,盡我所能。
記者牛莉攝影楊濤
新聞人物
張海超,河南省新密市
工人。2004年6月到鄭州振東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從事過雜工、破碎、開壓力機等有害工作。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塵肺,但企業拒絕為其提供相關資料,在向上級主管部門多次投訴后他得以被鑒定,鄭州職業病防治所卻為其作出了“肺結核”的診斷。為尋求真相,這位28歲的年輕人只好跑到鄭大一附院,不顧醫生勸阻鐵心“開胸驗肺”,以此悲壯之舉揭穿了謊言,并最終獲得61萬余元的工傷賠償。
上一篇:肖化忠患塵肺病上訴索工傷賠償:老板否認其曾下井
下一篇:[媒體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