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胸驗肺第一人張海超來金華第一次嘗試當塵肺工人維權代理人
開胸驗肺第一人張海超來金華第一次嘗試當塵肺工人維權代理人
昨晚奔波一天的他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2011-12-29
見習記者 徐賢康 文/攝
張海超開胸驗肺,掀起2009年的輿論漩渦,沒有走完法律程序,他就得到鄭州振東耐磨材料有限公司61萬元的賠償。
患了塵肺,基本喪失勞動力,不過張海超沒有閑著,前天晚上,他來到金華,這是他第二次來浙江,和上次一樣,是來幫助患塵肺的工人維權。
這次找他幫忙的,是個小姑娘,她父親黃福華得了塵肺,但一家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索賠。
黃福華,貴州人,2007年來到永康鑫寶工貿公司上班,做砂輪拋光,今年4月,廠里有個工人覺得喉嚨痛,到醫院檢查后,疑似塵肺。之后,工廠就組織員工去鎮衛生院體檢,直到現在,工人們都沒有看到自己的體檢報告。
6月初,黃福華也發覺自己胸痛,他擔心也得了塵肺,就到鎮衛生院討體檢報告,但對方說報告給了工廠,已經沒有了,但工廠也沒給黃福華。
于是,黃福華到永康市中心醫院檢查,總共體檢了三次,兩次是“塵肺可能”,一次是“疑似可能”。
黃福華從工廠辭職,開始向工廠索要工傷賠償款。
昨天晚上,在金華跑了一圈的張海超,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記者:在金華跑了一圈,去了哪些部門,進展順利嗎?
張海超:主要去了兩個部門,一個是金華市職業病防治所,一個是金華市公共衛生中心衛生監督所,進展嘛,怎么說呢,剛開始去的時候,還跟別人吵了一架,后來我說我是張海超,就是大家熟悉的中國開胸驗肺第一人,有個領導一開始不大相信,不過,后來她還和我合影了,態度也好了很多。
記者:為什么來金華幫助黃福華?
張海超:我的維權之路說不上順利吧,但畢竟拿到了賠償款,也得到很多人的關注,我對塵肺這個職業病的維權之路,也比一般的工友熟悉,所以,我把我的聯系方式放到網上,希望能幫到得了塵肺但難維權的工友。
記者:醫院為什么出具的是“塵肺可能”?為什么沒有一個定論,到底是不是塵肺呢?
張海超:這就是關鍵所在了,是否是塵肺醫院是沒有資格鑒定的,工人去體檢,報告上最多只能出現“塵肺可能”,或者“疑似塵肺”。
有鑒定權利的部門是職業病防治所,也就是今天我去的地方。
記者:那么黃福華到職業病防治所的鑒定結果是什么?
張海超:按規定,不是每個工人到職防所,都能被鑒定的,他必須持有企業出具的工人職業健康檔案,以及有關職業衛生和健康監護等資料。但問題是,黃福華的工廠,沒對工人體檢,也沒有廠車間的環境檢測報告,所以就沒辦法提供這些檔案資料。
那么,黃福華就沒有資格做鑒定,從6月份開始,我就建議他去跑相關的部門,后來,永康市衛生監督所出具了一個函,讓金華市職防所幫黃福華鑒定。11月21日,出具鑒定報告是:二期塵肺樣改變,但無可靠的生產性粉塵接觸史。這個鑒定結果,就很尷尬了,你說他是塵肺吧,但他說是無可靠粉塵接觸史,說他不是吧,他又有塵肺的癥狀。
今天我去金華職防所,一個姓林的負責人,出具了一份《永康鑫寶工貿有限公司現場調查報告》,說現在廠里是有少量粉塵的,但這無法證明黃福華患病與此有關,是因為這個鑒定報告,讓他的維權之路很艱難。
記者: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張海超:當年為什么我會開胸驗肺?問題的根本,和黃福華是一樣的。
當時,醫院給我出具的體檢報告,也是說肺部有粉塵,但醫院沒有資格下定義說我是塵肺,而職防所說我是沒有塵肺的,所以,我只好開胸,讓世人都看看,我的肺是有粉塵的。
其實塵肺就是一種病,但病癥醫院說了不算?反而要職防所來下結論,是因為職防所下的塵肺定義,不只是病癥,還含有這個病癥是在哪個廠患上的職業病。
我覺得,職防所對塵肺的鑒定,除了攬去了醫院的活,還攬了勞動部門的活兒,這兩個職能結合在一起,難免會尷尬。
記者:這種尷尬在工人患塵肺的維權道路上,障礙大不大?
張海超:很大,我這么說吧,如果一個塵肺工人,被職防所鑒定是塵肺,那么他的維權之路已經成功了95%。
工人鑒定出塵肺,就意味著工廠要賠錢,你說,工廠會很配合地提供這些資料嗎?更何況,許多企業根本沒這些資料,也很少有企業會組織工人體檢,提交廠區的環境監測報告。
記者:你準備怎么做?
張海超:今天9點鐘和黃福華會合,準備去當時工廠組織他們體檢的鎮衛生院。按規定,企業組織職工體檢,院方應當保存三份工人的體檢報告,給企業、工人各一份,自己備份一份。但這家衛生院,不但沒主動把體檢報告給黃福華,黃福華去討要時還不給,這是違法的。
如果早點知道自己有塵肺了,黃福華可能會盡早離開工作崗位,維權的話,可能更方便,所以,我覺得衛生院沒有盡責。有些工廠瞞著工人,讓工人繼續干活,讓塵肺更嚴重,還有的會找借口,把塵肺工人開除,因為塵肺潛伏期很長,但工人發現了,再來維權,也晚了。
記者:你現在的情況怎么樣,塵肺好點了嗎?
張海超:沒有,塵肺是治不好的,我現在生活能自理,已經不錯了。如果塵肺和肺結核之間,讓我選擇,我選肺結核,因為它能治愈,我現在嗓子還難受,隔一兩分鐘就咳嗽,胸還很悶,怕冷,身上也沒有力氣,因為這兩天奔波了一下,飯量就少了。
這個病,每個人的癥狀可能不一樣,我的話,反正有點累了,就出冷汗,飯量就下降,咳嗽也要加劇。
所以,我也只能看著家里的莊稼黃掉。
記者:聽說你獲得了60多萬元的賠償,生活還好吧?這次來金華需要報酬嗎?
張海超:我是獲賠了60多萬,家里也稍微寬裕一點,把債都給還了,這段時間我老婆也在家休息,因為以前她太累了,但這60萬也不多,因為我這一輩子都不能再干活兒了。
我是自愿來幫忙的,前兩個月,我一個人到了佛山,因為那里塵肺工人很多,我加了好幾個塵肺QQ群,給他們提供建議,這次,我第一次嘗試做代理人,希望能幫黃福華維權成功。
記者:那你幫助過的人,都維權成功了嗎?
張海超:不瞞你說,每次出去碰到的都是棘手的案子,法律途徑很難走通,但是我每到哪里幫忙維權,都吸引了大量的媒體,基本上是維權成功的。
記者:你喜歡這種名人效應解決問題嗎?
張海超:說實話,我一點不喜歡。名人效應維權,成功一起是一起,如果是按照法律法規維權成功,那才有推廣價值。
昨天,在永康小小魚勞工服務部見到張海超,他穿一件紅色戶外防風衣,遞給我的名片背面,是他的一副素描畫,敞開衣服,里面露出兩個黑乎乎的肺。其實,他不怎么說話,但一提到塵肺,人就來了精神。
和張海超一起來金華的,還有河北石家莊厚正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張士謙,這是他第三次和張海超出來幫人維權,他也是職業病工傷索賠方面的專家。他說,如果是法律法規,張海超遠沒他懂,但他幫不上的忙,張海超一來,往往事情就解決了,如果讓他的名人效應推動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改進,這才是長久之計。(杭州日報)
媒體報道鏈接地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1-12/29/content_1198336.htm
上一篇:畢業生求職謹防勞務派遣陷阱
下一篇:員工病亡在新工傷條例實施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