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求職謹防勞務派遣陷阱
核心提示
一方面為了減少招聘成本,另一方面為了降低勞動成本,一些大企業、事業單位開始熱衷于通過與勞務派遣公司合作招聘員工。
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為了就業開始選擇勞務派遣型就業。
在畢業生通過勞務派遣公司就業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不和諧的現象。
◆現象:勞務派遣型就業漸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選擇
勞務派遣指的是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以后,由勞務派遣單位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通過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將被派遣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參加勞動,用工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行使勞動指揮權和管理權的特殊勞動法律關系。
為了實現當期就業,很多大學畢業生開始選擇通過勞務派遣公司就業。但是在就業后他們中的一些人卻發現,自己和用工單位的正式員工同工不同酬;自己工作出色卻遲遲不能轉為用工單位正式員工;更有甚者,很多畢業生就業前沒有對勞務派遣公司進行詳細了解,侵權事件屢有發生。
“工作已經4年了,可是,我卻始終找不到歸屬感。”在省會某單位工作的林軒(化名)這樣對記者說道。
2006年底,大學畢業不久的林軒從報紙上看到了某資訊公司的招聘信息。“當時已經畢業了好幾個月,可是一直沒有工作,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前去應聘。”林軒說,當天的面試特別順利,看得出,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領導對他也很滿意,面試后沒過多久,林軒便接到了錄用他的電話。“當時,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會和我簽勞動合同,但是我并不在他們這里上班,而是被派遣到另一家單位工作。”林軒說,考慮到當時自己并沒有合適的工作,而且該資訊公司也承諾給他繳納社會保險,他便答應了。
被派遣到另一家單位后,林軒被安排在業務崗位上,“最初的三個月是實習期,只發給我550元基本工資,實習期過后,我的基本工資被上調至700元,并且根據工作量發給我獎金。”林軒告訴記者,剛開始工作那兩年,單位曾陸續給正式員工漲了兩三次工資,雖然漲得不多,但是沒有他們這些勞務派遣工的份兒。而且每逢節假日,單位發的過節費,他們也比別人少拿近一半。“后來,也給我們漲了一次工資,現在,我們的收入和正式員工基本持平,但是在單位福利方面還是存在差距。”林軒告訴記者,每年,單位都會給正式員工報銷三四千元醫療費用,另外,每個月都會給正式員工的飯卡里充100元飯費,而這些都和他們無關。“4年了,我和其他同事一樣,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可是,我卻始終沒有歸屬感。”
◆調查:勞務派遣“同工不同酬”現象普遍存在
同樣通過勞務派遣就業的,還有大學畢業生小侯。小侯告訴記者,她和某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協議后,被派遣到省會某銀行工作,“都說在銀行工作掙得多,可是我們一點也沒有體會到。”小侯告訴記者,他們這些通過勞務派遣上崗的職工每月只有1000多元工資,而銀行正式員工的工資是他們的好幾倍。“我的學歷不比他們低,也不比他們干得差,就因為我是勞務派遣工,工資差距就這么大。”小侯說。
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多大學生選擇了勞務派遣型就業。“只要待遇有保障、工作崗位有前途,我可以接受勞務派遣。”在一次招聘會上,大學生小劉這樣說告訴記者。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持小劉這種態度的大學生不在少數。
省會某人力資源公司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年來,通過他們公司安排到用工單位就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特別是像通訊、銀行、保險等高薪行業。“通常,我們會根據用工單位的需求進行招聘,基本都能招滿。”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及求職畢業生的工作經驗等因素,把他們派遣到服務、一般員工、管理層等崗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并支付工資。但是,該工作人員也表示,無論用工單位的待遇如何,同等級別的勞務派遣工,工資標準是一樣的。“不管用工單位對這一崗位支付的工資是多少,我們只按我們的標準支付。”該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對此,河北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士謙認為,無論是勞務派遣公司,還是用工單位,對于勞務派遣工“同工不同酬”的做法是不對的。“我認為,除工資以外,用工單位發放的單位福利,也應該視作‘酬’的一部分。”張士謙表示,勞務派遣工和其他員工在相同的崗位工作,工作內容也相同,那么就應該獲得相同的報酬,當然也包括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另外,張士謙還表示,《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按照全國人大法工委的最新答復意見,勞務派遣期不得超半年、崗位為非主營業務、崗位須為可替代性崗位。既然規定“勞務派遣期不得超過6個月”,也就是說,凡企業用工超過6個月的崗位須用本企業正式員工。不過,張士謙也表示,目前,法律上關于不合理使用勞務派遣工的懲罰性及補償性的條文還不完善,不過,只要勞務派遣工和派遣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一旦其權益受到侵害,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
◆對策:要規避勞務派遣陷阱
近年來,一些勞務派遣公司頻頻出現在各高校招聘會上,而一些在大學畢業生中有一定認同度的大企業也紛紛通過勞務派遣公司招聘員工。
石家莊市新華區勞動爭議委員會主任張愛軍認為:“由于《勞動合同法》中,對于勞務派遣進行了嚴格規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對求職的畢業生起到了一定保護作用。特別是一些大學畢業生可以利用這種靈活的用工方式在短期內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積累工作經驗,同時完成自己的職業規劃,以便于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不過,張愛軍也表示,由于現在用工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一定要注意規避勞務派遣陷阱。
“大學畢業生如果要通過勞務派遣就業,首先要找有經營資質的勞務派遣公司,還要詳細了解該公司的服務項目、種類,比如說工資發放、社保繳納等。”張愛軍表示,大學畢業生要盡量選擇到大型、規范的人才服務機構求職,對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的中介必須提高警惕。同時,不要盲目相信街頭小廣告,更不要隨便到廣場、商場等公共場所進行面試。
張愛軍還提醒廣大求職的大學畢業生,按照法律規定,勞務派遣公司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必須包括用人單位的相關信息、勞動合同的期限、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假、工資和社保等。另外,張愛軍還表示,盡管法律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應簽訂兩年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現實情況是,有的勞務派遣公司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務派遣協議只有一年,這樣往往會導致勞動者在派遣協議到期后失業。對此,《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即便不能安排工作,勞務派遣公司也要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工資,同時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等。 (河北工人報 記者李華)
媒體報道鏈接地址:http://job.workercn.cn/c/2011/11/14/111114114941983408377.html
上一篇:開胸驗肺“第一人”再維權,永康工人患塵肺病案開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