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處理意見
黑人社發[2011]132號
各市、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農墾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森工總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綏芬河市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撫遠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及時公正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之規定,結合我省勞動人事爭議實際辦案情況,現就各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提出如下處理意見:
第一條用人單位已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勞動者就未為其本人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要求用人單位補辦的,應予受理。
第二條因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后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代為繳納后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的,應予受理。
第三條因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應予受理。
第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扣押檔案給勞動者造成損害,勞動者要求賠償的,應予受理。
第五條與已實行聘用制的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建立聘用關系但未簽訂書面聘用合同的工作人員,主張比照本單位同崗位聘用制工作人員已簽訂的聘用合同相關內容履行并給付待遇的,應予受理。
第六條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的,不予受理。
第七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為由,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二倍工資的,應當自發生下列情形之日起的一年內提出,逾期提出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一)用人單位在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未滿一年期間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視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對于符合前款規定受理條件的,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對于勞動者二倍工資的主張,不再受仲裁時效的限制。
第八條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的,由用人單位參照《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關于工資支付記錄保存期限的相關規定,自勞動者申請仲裁之日起向前推算兩年的期間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不提供相關證據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第九條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的規定,因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發生爭議的,如仲裁裁決涉及數項,每項確定的數額均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應當做終局裁決。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二)項的規定,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爭議,且不涉及具體金額的,應當做終局裁決。
第十條勞動合同期滿,因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而續延,因此達到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予支持: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建立了工會,在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未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征求工會意見,勞動者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請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的,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應按照勞動者每月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解除勞動合同前,勞動者工作超過一個月未滿十二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勞動者工作未滿一個月的,按雙方約定的月工資數額作為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無法確定的,比照本單位相同崗位工資水平,但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十三條本意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本意見執行后,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章等有新規定的,按新規定執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laodong/3254.html
上一篇:天津市企業工資協議審查備案管理辦法
下一篇: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貫徹《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有關問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