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用童工”屬于非法用工嗎?
作者: 來源:勞動午報 發布時間:2017-08-04 17:16:00 瀏覽量:
案情
15歲的小琴初中畢業后隨父母從農村來到城市打工。為方便找工作,父母給小琴辦了一張假身份證,將年齡更改為17歲。小琴拿著假身份證去面試,很快被一家公司錄用。
不料,2個月后小琴在工作時受傷,經鑒定構成十級傷殘。由于勞動部門查明小琴系童工,故未給予工傷認定。因此,小琴的父母向公司索賠,要求公司按照非法用工的標準賠償治療期間的生活費、一次性賠償金等10萬余元。
公司辯稱,由于小琴當時隱瞞年齡提供假身份信息,才導致公司誤認為小琴符合用工條件,公司并沒有非法用工的主觀故意,因此不應當按照非法用工來賠償。請問,該公司的辯解是否成立?
分析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2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屬于使用童工,屬于非法用工的范圍。第4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時,必須核查被招用人員的身份證;對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錄用!
由此可見,法律對用人單位核實擬招錄員工的身份信息具有較高要求,如若存在疑問,應當去公安部門查詢。
《工傷保險條例》第66條規定:“……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殘、死亡的,由該單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
本案中,小琴實際上未滿16周歲,屬于童工。雖然小琴提供了假的身份證,但不能因此就免除公司核查不嚴的過錯責任,法律也沒有規定只有用人單位故意招用童工的,才構成非法用工。所以,該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非法用工責任,即應給予小琴不低于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一次性賠償。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feifayonggong/7663.html
上一篇:各省市自治區“非法用工” 相關規定匯總及案例
下一篇:非法用工相關法律問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