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職工如何工傷維權?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職工就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并由此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處于特殊勞動關系或勞務關系中的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時,卻因其不在“在職職工”之列,要求用人單位進行經濟補償時,往往遭到拒絕。其實,退休返聘人員、實習的大學生、外調人員等屬于特殊勞動關系或勞務關系的人員,在遭受“工傷”時,若無法通過工傷保險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可以通過訴訟的途徑,爭取自己的應得權益。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因工受傷,應當享有工傷待遇
【案 例】
張女士是一名退休工程師。2005 年5 月,她收到單位寄來的返聘書,便返回單位工作。7 月,張女士在外出開會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身受重傷,治療費用高達10 余萬元。肇事司機逃逸,至今下落不明。張女士認為,她在履行工作職責過程中所受傷害應為工傷,要求單位報銷醫藥費。而張女士所在單位認為,張女士為退休人員,不享有工傷待遇。張女士則認為,自己仍然屬于單位職工,有權要求單位報銷醫療費用,享受工傷待遇。
【點 評】
退休人員不屬于在職職工的范疇,但被用人單位聘用期間,事實上已經與用人單位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張女士與單位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只要具備其他方面條件,如勞動者已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已形成較為穩定的關系,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定期支付報酬和承擔社會保險金,勞動者享受用人單位的福利待遇等,就應該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
根據《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 條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的,適用勞動法。因此,張女士理應享有工傷待遇。
實習生:
操作機器被軋傷,用人單位要擔責
【案 例】
小張是一名在校女大學生,暑假期間在一公司實習。其間,她操作機器時不幸被軋傷。小張出院后,認為自己應享受工傷待遇,便要求公司承擔自己的醫療費用。公司則稱,實習生不屬工傷賠付對象,實習是公司提供給學生學習、積累經驗的機會,再說雙方之間未簽訂勞動合同,故不應承擔責任。
【點 評】
實習大學生不屬于《勞動法》上所指的勞動者范圍。但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了勞務關系,實習單位有義務給實習生提供安全的實習場地,盡到安全警示及防范義務。因此,若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因工受傷,可起訴到法院,要求適用《合同法》等民事法律來判決實習單位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借調人員:
借用期間手骨折,借出單位要負責
【案 例】
王先生是一家電子公司的司機,2005 年5 月被借調到另一家剛剛成立的合資企業工作,為此王先生原單位與這家合資企業簽訂了借調協議,約定:電子公司將王某借用給合資企業,借用期為半年,工資由合資企業支付。
2005 年8 月,王先生在修理汽車時發生工傷事故,被汽車擠傷右手,造成右手粉碎性骨折,經醫院檢查治療,右手感染壞死,腕關節截肢。出院后,王先生要求合資企業支付治療的費用和享受其他傷殘待遇。合資企業答復稱,原借用協議中只規定借用期間支付工資,沒有約定工傷保險事項,傷殘費用應由原單位支付。王先生又找到原單位,單位又稱,王先生是因從事合資企業工作而受傷,應由合資企業支付其工傷待遇。
【點 評】
一般說來,職工借用期間,借用和借出單位雙方應簽訂借用協議,對借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及其他福利待遇等事項進行明確約定。
如果雙方對工傷保險待遇未作約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這主要是因為被借調職工的勞動關系在原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承擔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責任,且被借調職工的工資、履歷等與工傷保險有關的檔案資料,一般也都由原用人單位保管。
“維權”提醒
1. 注意收集證據。從維護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勞動者應盡量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迫于生存壓力,只能到不愿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工作,那平時就要有目的地收集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如蓋有單位公章的工卡或工作證、考勤表或考勤卡、有單位名稱的工資表或工資條等。多一份證據就多一份把握,維權也就多一份勝算。
在某些特殊的傷害如交通事故或暴力中受傷,不要盲目私了,要及時報案,注意收集事實證據。同時《工傷保險條例》還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2. 把握工傷認定時效。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若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 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職工逾期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則無權申請工傷認定。但這并不排除受傷職工依據其他法律規定,請求賠償。
3. 備齊工傷認定材料。職工在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應該提交的材料包括:(一)工傷認定申請表,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4. 通過訴訟獲得賠償。若由于種種原因,勞動者無法通過工傷認定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還可以通過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同時《工傷保險條例》還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用人單位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lituixiu/TeShuZhiGongRuHeGongShangWeiQuanA.html
上一篇:超齡農民工受傷能否算工傷?
下一篇:退休老人返聘受傷 要求工傷賠償被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