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如何分配
一、工亡賠償金的構成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工亡賠償金包括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
(一)喪葬補助金
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注: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統籌地區是指直轄市和設區的市)。
(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地方法規會根據當地情況在上述幅度內確定當地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
(三)供養親屬撫恤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等有關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二、工亡賠償金的分割
工亡賠償金的分割是指工亡職工的親屬通過與工亡職工單位協商取得工亡賠償金后,工亡職工的親屬之間對工亡賠償金進行分配。
工亡賠償金在工亡職工的親屬間該如何分配?我們應先厘清工亡賠償金的各構成部分的性質,才能確定其分配原則。
(一)工亡賠償金各部分的性質
喪葬補助金用于工亡職工的喪葬支出,所以喪葬補助金無須在工亡職工親屬之間分配。
供養親屬撫恤金則是按月發給工亡職工生前供養的親屬的生活補助金,所以,供養親屬撫恤金本也不存在分配的問題,但由于是工亡職工單位與工亡職工協商賠償的結果,所以一次性給予供養親屬撫恤金,工亡職工親屬以后不再要求,所以,對供養親屬撫恤金需要按規定計算出各自的份額,由于供養親屬撫恤金的領取有明確的條件,所以,也不難確定各個供養親屬的撫恤金。
關鍵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性質的確定,有人認為工亡補助金是對工亡職工不死應得收入給予補償,具有財產性質,可按繼承法規定由繼承人繼承。但這種看法經不起推敲,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賠償標準是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按照這種看法,假設沒有本次工傷事故,豈不是所有的工亡職工只能再活4-5年?因此,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不具有遺產的性質。
供養親屬撫恤金是按月支付給工亡職工生前供養親屬的生活補助金,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則是一次性支付給工亡職工直系親屬的補助金。因此,供養親屬撫恤金是僅僅是對工亡職工生前供養親屬的物質補償,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對工亡職工直系親屬的物質補償,更是對其失去親人的一種精神撫慰,因此,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應參照法定繼承的規定,在第一順序繼承人之間平均分配,畢竟喪失親人對于近親屬來說,在精神上的痛苦都是一樣的。
(二)工亡賠償金的分配
在工亡賠償金規定籠統,又未指明享受對象時,容易出現工亡賠償金分配爭議。鑒于喪葬費是用于工亡職工的喪葬,并且數額固定,所以,在分配工亡賠償金之前應先將喪葬費剔除。然后,再算出各個供養親屬應得的撫恤金,對于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則參照法定繼承,在第一順序繼承人之間進行平均分配。
在工亡賠償金高于或低于實際應得工亡賠償金的情形下,應先扣除喪葬費,然后按照依法計算的撫恤金和工亡補助金的比例,來分割供養親屬撫恤金與工亡補助金。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lunwen/341.html
上一篇:發生工傷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下一篇:如何把握工傷認定中的“機動車事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