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法律網(www.wnpump.cn)訊:2011年1月22日,甘肅省發展勞務經濟工作表彰會議在蘭州召開。“十二五”期間,甘肅省須努力實現每年穩定輸轉農村富余勞動力500萬人以上。依照規劃,甘肅省將抓好國家級、省級勞務輸出工作示范縣建設,大力推進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勞務輸出模式。做好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組織引導甘肅省農民工參與省內重大項目建設。此外,還將擴大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覆蓋面;研究建立農民工醫療保險續接辦法;落實甘肅省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將高危行業農民工全部納入工傷保險。
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型勞動者
會議對在發展勞務經濟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勞務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農民工明星和優秀回鄉創業帶頭人給予了表彰獎勵。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
劉永富強調,甘肅省各地、各有關部門須從為“十二五”期間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12%作貢獻的高度,從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工業化和加快城鎮化進程的高度,深刻認識發展勞務經濟的重要意義,切實抓好培訓,努力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有技能,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型勞動者;抓好基地建設,拓展甘肅省農村富余勞動力輸出到經濟發達地區的渠道;切實抓好品牌推介,展示甘肅勞務叫得響、信得過的品牌形象,增強甘肅勞務競爭力和影響力;抓好服務,著力做好公共服務工作,努力建立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使農民工放心務工、安心創業;抓好就業創業扶持,進一步健全鼓勵、引導、支持回鄉創業的工作機制,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
全省勞務經濟實現三年翻番
甘肅省2010年底實現了全省勞務經濟三年翻番的目標。全省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由2007年的391.4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516.9萬人,年均增長9.7%,勞務收入由2007年的200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468.3億元,年均增長32.7%以上。2008年以來累計境外輸出3.9萬人。
依照甘肅省“十二五”期間勞務經濟主要目標,甘肅省將努力實現每年穩定輸轉農村富余勞動力500萬人以上。力爭在“十二五”末,輸出技能型農民工達到200萬人、占當年總輸出人數的40%,其中持證人數達到100萬人以上,持證率占50%。人均年勞務收入達到1.3萬元;每年境外務工人數平均達到2萬人以上,5年累計超過10萬人。全省重點扶持形成50個具有甘肅特色的勞務品牌,回鄉創業總人數增長一倍,達到50萬人。
90%以上“兩后生”接受技能培訓
“十二五”期間,甘肅省將加大政府投入,鼓勵和動員各類培訓機構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加快建設蘭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基地。并繼續推動縣區農民工培訓項目整合,建設一批培訓質量高、就業效果明顯的示范性培訓基地,推進村級和鄉鎮勞務基地建設。
將以“兩后生”為重點,大力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儲備培訓和創業培訓,使90%以上新成長的農村勞動力在就業前接受到比較完善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強農民工技能鑒定,使盡可能多的農民工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特別要加強從事高危行業和特種作業農民工的專門培訓,按規定全部持證上崗。并實施農民工職稱評定意見,將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農民工納入職稱評定范圍,建立以能力業績為導向的評價機制,為農民工職業發展開辟廣闊的通道。
并加快建立全省農村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和省市縣鄉四級勞動用工信息網絡,完善就業指導信息發布制度,引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合理流動。徹底清理、取消限制農民工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
高危行業農民工將全部納入工傷保險
此外,還將加強外出務工人員權益保護機制建設,實施勞動合同法,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著力提高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加強農民工安全培訓,落實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工資保證金制度,將企業拖欠工資信息納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完善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建立農民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并擴大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覆蓋面。研究建立農民工醫療保險續接辦法。落實甘肅省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辦法,將高危行業農民工全部納入工傷保險。以非公經濟為重點,加大農民工失業保險擴面力度,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各項合法權益。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news/1974.html
上一篇:過勞死應當納入工傷統籌
下一篇:河北省實施新《工傷條例》作出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