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錯殘,工傷賠償差異大
東莞市谷涌醫院醫務技術鑒定室,是東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唯一指定的勞動能力鑒定機構。每年有超過2萬新莞人到這里進行工傷傷殘等級評定。
然而,同一組評定專家,同一只傷殘的手,依據同一份評定標準,2008年1月30日和4月4日的兩次評定,結果卻迥然不同。1月30日評定為傷殘六級,4月4日評定為傷殘七級。
機器失控壓右手4指受傷
東莞市中堂鎮盛聯濾清器制造有限公司,楊享建現在這個工廠做門衛。他舉起右手:食指只剩下一節半,中指、環指、小指已經齊根斷了;而食指上的這一節半,是從環指上截過去的。
在東莞市社會保障局去年3月22日出具的“工傷認定書”上看到,楊享建原為該公司機修工,2006年11月9日上午11時許,在車間維修沖壓機時,機器突然失控,楊右手來不及收回,導致右手食指、中指、環指及小指被壓傷。認定屬工傷。楊享建說,事發當天他就被送到廣州和平手外科醫院治療,11月24日出院,病歷中注明“右食、中、環、小指毀損離斷傷”。
初評為六級
由于工廠老板沒有給楊買社保,只買了商業保險,去年1月30日,受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委托,谷涌醫院對楊進行了傷殘鑒定。
在鑒定書原件上看到,“右食指近節環形愈合痕,比健側縮短一節,遠近指間關節無功能,掌指關節活動無異常;中、環、小指自指蹼以遠缺失;殘留掌指關節均無功能”。依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GB/T16180—1996)標準,“六級29條,評為六級”。評定專家簽名為王西成、李新、曾慶細。
楊享建以為評定等級后,保險公司很快能賠償下來,可左等右等得不到保險公司理賠,今年4月4日他又自己去谷涌醫院做工傷鑒定,希望以此向公司索賠,但評定結果讓他傻了眼。
同一組專家再評卻成了七級
4月4日評定結果的原件上,對傷情的描述與1月30日基本相同,不同的是:1月30日依據“六級29條,評為六級”;4月4日依據“七級26條、27條,評為七級”。
楊享建稱,4月4日工傷傷殘評定專家,與1月30日評定時的專家是同一組人,依據同一份標準,卻對同一只手做出了不同的評定。楊享建對此結論有異議,4月26日在谷涌醫院復評。鑒定結論仍然是“傷殘七級”,鑒定依據仍然是“七級26條、27條”。
5月9日,他向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提出異議,要求重評。
鑒定室主任:專家弄錯了
國標(GB/T16180—1996)對工傷致殘程度評定有非常清楚的條文。1月30日評為六級依據的是六級29條:“一手大部分功能喪失”;4月4日評為七級依據的是七級26條、27條,“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側指間關節離斷”、“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側指間關節功能喪失”。
程時和解釋,“嚴格地說,當初評六級是錯的,現在評七級是對的”。在鑒定室內看到,墻上貼的溫馨提示上稱“每次鑒定由3名專家共同完成”。3名專家怎么會同時出錯?程時和稱,這主要是專家王西成弄錯的,他現已被辭退。但在墻上貼的評定專家二組中看到,王西成的照片仍貼在那里。
六級和七級補償相差23萬多
工傷六級和七級在補償上有什么區別?對此,程時和稱,這個他們不清楚。但楊享建研究得很透,“差別大得很,按照我工傷前月工資1600元計算,六級要比七級多20余萬元”。
按照楊受傷前月1600元工資計算,評為六級,楊能拿到30.656萬元,七級則只能拿到6.88萬元,相差23.776萬元。由于工廠老板沒有給他買社保,這筆錢應全部由老板來負擔。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peichang/2515.html
上一篇:透視打工仔的工傷賠償
下一篇:三級工傷賠償七萬,約定顯失公平撤銷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