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原告尹某某等的親屬呂某軍持其弟呂某報身份證入職某公司,該公司為呂某軍以“呂某報”的名義繳納工傷保險。后呂某軍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死亡,某縣人社局認定呂某軍死亡為因工死亡。原告在向某縣社會保險事業中心申報呂某軍工傷保險待遇遭拒后,提起訴訟,要求某縣社會保險事業中心支付呂某軍工傷保險待遇。
【觀點分歧】
案件審理過程中,就是否應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呂某軍工傷保險待遇,產生了分歧。
一種意見認為,應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呂某軍工傷保險待遇。其理由是:一、呂某軍冒用他人身份入職存在過錯,但該過錯在認定勞動關系和認定工傷的環節均予以免責,卻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環節予以強調,沒有法律依據。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本單位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即便用人單位根據職工提供的虛假身份信息,錯誤地以他人名義為該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其真實意思表示的投保對象仍然是該職工,而非被冒用身份的人。因此,冒名入職者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之間在事實上成立了工傷保險關系。三、工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工傷職工獲得救濟和經濟補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如果僅因用人單位在參保時錯誤使用了職工提供的虛假身份信息,而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不僅無法保障工傷職工及時得到救助,對用人單位亦不公。
第二種意見認為,冒名入職者工傷保險待遇不應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
【案例評析】
生效裁判文書采納了第二種意見,筆者亦同意第二種意見,并評析如下:
工傷保險具有迥異于商業保險的公法屬性。工傷保險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實施范圍最廣的社會保障制度,無論是行為主體、目標取向、保障程度,還是保險理賠、約束機制、法律基礎等,均與商業保險有明顯的不同,可以說,雖然社會保險法是社會法,但社會保險尤其是工傷保險所具有的濃厚的行政性,是其最為鮮明的特征。與商業保險重“約定”不同,工傷保險重“法定”。
冒名入職者工傷保險待遇由社保基金支付存在法律障礙。既然工傷保險具有行政性,那么根據“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行政法治原則,由社保基金支付冒名入職者的工傷保險待遇,必須基于法律的明確規定。
1.根據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冒名入職者不具有享受社保基金支付保險待遇的資格。經用人單位申請并予以登記的職工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建立工傷保險行政法律關系,冒名入職者本人并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用人單位辦理社保登記的對象是被冒用身份的人而非冒名入職者,當然不能享受由社保基金支付的保險待遇。
有觀點認為,冒名入職者與社保經辦機構之間建立了事實工傷保險關系。筆者認為,在勞動領域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但根本不存在事實工傷保險法律關系的說法。判斷工傷保險法律關系是否成立的唯一條件,就是用人單位是否辦理了社會保險登記,由社保基金向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冒名入職者支付保險待遇有違法律規定。
2.從社會保險的輔助性原則來看,向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冒名入職者支付保險待遇有違“保護工傷職工合法權益”的立法目的。社會保險的輔助性原則要求個人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個人的風險化解可以通過風險共同體加以解決,國家有義務保證共同體的權益,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非共同體成員不能享受社保基金支付的保險待遇。當然,冒名入職者不享受社保基金支付的保險待遇,并不是說其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應由冒名入職者與用人單位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也正是輔助性原則的體現。本案審結后,原告與用人單位之間就呂某軍工傷保險待遇糾紛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某公司因對呂某軍冒名入職審查不嚴,承擔30%的過錯責任,賠償各原告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合計245321.40元。
3.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的確定性、唯一性,以及居民身份證的“不可轉讓性”,決定了社會保險基金不應向冒名入職者支付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居民身份證法第三條規定,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準編制。居民身份證法還規定,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進行處罰。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出借身份證是違法行為。如果允許社會保險基金向冒名入職者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無疑就是認可借用身份證行為合法,公民除了自己的身份代碼外,還可以任意使用其他身份代碼。毋庸諱言,這種對社會秩序的踐踏和破壞與法治要求相悖,也不符合法律規定。
社會保險基金不向冒名入職者支付保險待遇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民法典規定了誠信原則,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勞動者如實說明的義務。社會保險法亦對“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行為如何處理和追責作出了規定。冒名入職者違反誠信原則,以虛假身份入職,在發生工傷后以虛假身份申請社保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屬于“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行為,當然不能得到支持。生效裁判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了社保基金的安全運行,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山東省高唐縣人民法院 張士河/卞瑩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pingxi/10649.html
上一篇:承諾放棄社保,還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嗎?
下一篇:工傷員工達法定年齡退休,還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