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突發疾病后直接送醫,兩天后經搶救無效死亡,由于家屬堅持搶救,宣布臨床死亡時間超過“48小時”,這種情況下能否認定為“視同工傷”?
員工突發疾病
48小時工傷認定被否
去年五月的一天,蔣文學(化名)在工作途中突發疾病,被人發現后立即送往醫院治療,入院檢查記載蔣文學已無自主呼吸、心跳。盡管如此,蔣文學的家屬依然選擇積極治療,由醫護人員通過呼吸機輔助呼吸手段維持其生命體征。“老蔣是俺們家里的頂梁柱,有一線希望我也想把他救回來。”蔣文學的妻子說。但在蔣文學已無自主呼吸的前提下,停止呼吸機就代表死亡。幾番掙扎后,蔣文學的妻子不得不選擇放棄,但宣布死亡的時間已超過送醫救治的48小時。
事后,蔣文學的妻子向人社部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人社部門經審查認為,蔣文學入院搶救至宣告死亡的時間超過48小時,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不予認定工傷或視同工傷。蔣文學家屬不服,隨后起訴至濟南市平陰縣人民法院。
是否屬于“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蔣文學的情形是否屬于“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
本案中,蔣文學在工作過程中突發疾病進入醫院搶救,根據當日搶救記錄記載,蔣文學深度昏迷,面色口唇紫紺,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無自主呼吸、心跳,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簡易呼吸機輔助呼吸。次日,主治醫師查房記錄記載,蔣文學深昏迷狀態,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隨后根據主治醫師查房記錄均記載,蔣文學深昏迷狀態,無自主呼吸,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危急值病程記錄記載,根據危急值報告給予患者擬自動出院,當天蔣文學停止呼吸機支持后即死亡。根據上述病程記錄及在案的門診病歷,蔣文學自突發疾病當日入院進入ICU治療后即一直處于深度昏迷狀態,無自主呼吸心跳,其是在無存活可能的情況下,由醫護人員通過胸外心臟按壓、呼吸機輔助呼吸等醫療手段維持生命體征。在蔣文學危重之際,其家屬堅持搶救、不離不棄,屬于人之常情,符合社會倫理道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法院認為,蔣文學的情形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有關“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規定的基本內涵及立法本意,應予認定為“視同工傷”。
一審判決作出后,人社部門不服提起上訴,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不能讓親情陷入“48小時”困惑
本案承辦法官,平陰縣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庭長劉超表示,《工傷保險條例》的立法目的是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是行政程序中認定突發疾病死亡是否屬于視同工傷的一般性規則,體現的是立法者對勞動者權益、用人單位權益等多元利益平衡的結果。“48小時”一般是以醫療機構的初次診斷為起算點,以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書作為認定死亡時間的依據。原則上超出48小時的,不能認定為工傷。但在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審查具體個案時,負有根據個案具體情況正確適用法律、彰顯公平正義的審判職責,不能忽略相關規定的立法本意以及實踐中可能出現的道德困境。諸如,案件中蔣文學的家屬對其不離不棄、堅持救治的行為,這既是一種家庭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司法鼓勵人們向善,當然也應當對善的行為予以肯定,不能讓家屬因內心的善良情感和外在的善良行為而遭受不利結果。具體到本案,蔣文學突發疾病死亡,僅從時間跨越上看,已經明顯超過了48小時,但是結合住院病歷及搶救記錄記載,其在入院進入ICU治療后一直處于深昏迷狀態,無自主呼吸心跳,由醫護人員通過胸外心臟按壓、呼吸機輔助呼吸等醫療手段維持生命體征,在其死亡已經不具有可逆性的情況下,家屬不愿放棄、持續搶救。據此,如果患者在入院48小時內就已呈現不可逆轉地走向死亡的發展狀態,患者最終死亡時間超過48小時完全是因為醫院自身職責和家屬強烈要求使然,且超過時間不長,亦不存在無限期救治的情形,此時則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有關“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規定,認定其“視同工傷”。
辦案過程中承辦法官查詢了大量的過往類似案例以及檢察院的檢察建議,“辦案過程中不能硬套‘48小時’這一數字,親情更不應被這‘48小時’困住。”劉超表示,此外,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方面,法官建議,職工應完善好入職手續,與用工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具體約定要通過書面形式確認,一旦發生糾紛有利于高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條鏈接】
《工傷保險條例》第一條: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
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pingxi/11854.html
上一篇:“員工均由法定代表人個人雇傭”,發生工傷后,企業能用這樣的方式“甩鍋”嗎?
下一篇:工傷認定中證人證言前后不一致,如何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