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臨沂市財政局 臨沂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臨沂市應急管理局
關于印發做好工傷預防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臨人社發〔2019〕7號
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衛生健康局、應急管理局:
為切實做好我市工傷預防工作,根據《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山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山東省工傷預防費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魯人社規〔2018〕3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工傷預防工作應按照“政府主導,專業運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規范管理,用費安全”的原則,建立科學、規范的工傷預防工作模式,不斷完善我市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促進工傷保險政策及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從源頭上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
二、工作內容
(一)工傷預防費預算管理
工傷預防費納入工傷保險基金預算管理。在保證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和儲備金留存的前提下,工傷預防費使用比例原則上不得超過上年度工傷保險基金征繳收入的3%,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根據工傷預防工作需要,將工傷預防費列入下年度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預算。具體預算編制按照預算法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二)工傷預防費使用范圍
工傷預防費用于下列項目的支出:一是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預防宣傳,主要用于工傷保險政策、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知識等宣傳。二是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預防培訓,主要用于參保職工及相關管理人員工傷事故預防知識、技能、案例和相關政策等培訓。
(三)工傷預防重點領域確定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部門,根據產業結構、重點行業、工傷事故傷害、職業病高發的行業、企業、工種、崗位等情況,確定本市工傷預防安全生產重點領域。今后3—5年,新舊動能轉換和高風險行業以及煤礦開采、建筑業、交通運輸業等領域為我市工傷預防重點領域,重點領域可根據運行情況和國家、省有關要求適時調整。
(四)工傷預防項目組織實施
1、項目申報。我市行政區域內的行業協會和大中型企業等社會組織根據工傷預防重點領域,提出下一年度擬開展的工傷預防項目,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和績效目標。每年8月份,市屬行業協會和大中型企業向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報,各縣區屬行業協會和大中型企業向本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報,逾期不予受理,申報表見附件。
2、項目確定。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根據行業協會或大中型企業工傷預防項目的申報情況,會同本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行業協會或大中型企業承訓能力進行評估,采取組織第三方中介機構或聘請相關專家的辦法組織實施。根據評估情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部門,統籌考慮工傷預防項目的輕重緩急和工傷預防費預算編制情況,確定行業協會和大中型企業工傷預防實施項目。
面向社會和中小微企業開展的工傷預防項目,由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部門根據工傷預防工作需要以及工傷預防費預算編制情況確定,并參照政府采購法等相關規定,從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社會經濟組織以及醫療機構中選定工傷預防服務機構。參照政府采購法實施的工傷預防項目,其費用低于采購限額標準的,可協議確定服務機構。
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于每年10月20日前將確定的工傷預防項目上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3、項目實施。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制定工傷預防項目實施方案,包括工傷預防費使用比例、項目名稱、工作目標、經費計劃、組織方式、完成時限、實施效果等內容。列入計劃的工傷預防項目實施周期原則上是一年,最長不得超過2年。市屬行業協會和大中型企業申報的工傷預防項目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其簽訂服務協議并負責對項目實施日常管理,各縣區屬行業協會和大中型企業申報的工傷預防項目由各縣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其簽訂服務協議并負責對項目實施日常管理。
4、項目驗收。工傷預防實施項目完成后,項目實施機構應及時向項目提出單位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交實施情況報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匯總后,向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交實施情況報告。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統一組織第三方中介機構或聘請相關專家評估驗收。各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于評估驗收完成后一個月內將評估驗收情況上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工傷預防工作領導小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管領導為組長,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應急管理局等單位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單位業務科室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傷保險科。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制定工傷預防政策,組織領導和規范管理工傷預防工作;市財政部門負責工傷預防費使用的監督管理等工作;市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提供本市行政區域內職業衛生分析和職業病診斷情況,提出職業病防治和健康檢查的建議;市應急管理部門負責提供本市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情況,提出工傷預防培訓重點的建議;各單位要發揮各自職能和優勢,緊密配合,共同推進工傷預防工作開展。
建立工傷預防聯席會議制度。要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通報工傷預防工作開展及工傷預防費使用情況,分析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和工傷預防工作形勢,協調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共同推進工傷預防工作順利開展。各縣區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各縣區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配合做好工傷預防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點。要突出工作重點,將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發生率高、工亡和高等級傷殘工傷職工多、工傷保險費支繳率高的重點行業、重點單位、重點崗位、重點人員作為宣傳、培訓的重點,注重宣傳培訓實效。
(三)規范項目運作。要遵循公平競爭、公開透明、高效安全的原則,嚴格項目確定程序,實行項目預算管理,做到專款專用,不得直接提取費用。規范工傷預防各環節的工作流程,將工傷預防培訓納入信息系統管理,嚴格評估驗收,嚴把基金支出關,確保工傷保險基金支出合法合規。
(四)強化管理監督。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依據國家、省和本意見的規定,制定工傷預防工作經辦管理規程,規范工傷預防經辦業務流程,建立科學、完善、高效的經辦管理工作模式。要定期公布工傷預防費的使用情況,接受參保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附件:xxxx年度行業協會和大中型企業工傷預防項目申報表
臨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臨沂市財政局
臨沂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臨沂市應急管理局
2019年2月26日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shandongsheng/2019-3/8923.html
上一篇:山東省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現場管理辦法
下一篇:山東省勞動能力鑒定費管理辦法(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