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桑拿”天,山西省城各大醫院中暑病人增多。記者走訪太原市衛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發現自2004年中暑被納入職業病至今,太原市還沒有人因中暑申請工傷待遇。
中暑后,是不是都可以申請工傷待遇?如何申請工傷待遇?工傷待遇都有哪些?怎樣預防中暑?7月26日、27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多為室外工作人群及老人小孩
連日來,省城省人民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等急診,頻接因“高溫中暑”的患者,每個醫院平均一天接診20余人。以長時間在室外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以及老人、小孩為主。
記者在山醫大一院急診室內看到,打吊瓶的患者滿滿當當的。在杏花嶺區一建筑工地上打工的小毛,24日上午工作時,突然覺得胸悶,還不停地嘔吐。他告訴記者,這些天天氣悶熱,白天要照常上工地工作,晚上因太熱又休息不好,因此導致中暑。
很多人不清楚職業病或“覺得沒事”
山西省衛生廳監督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很多勞動者對職業病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如果有勞動者得了塵肺病,他會馬上想到職業病,但如果得的是中暑,他就未必能意識到。
另一方面,中暑來得快,往往好得也快,醫療費用也較少,不少人“覺得沒事”,因此很少有人申請工傷。高溫環境工作中暑可申請工傷
太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04年,國家衛生部、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職業病目錄》,明確將高溫作業過程中的中暑收錄為因物理因素所致的職業病。而根據規定,患有職業病的可認定為工傷。但幾年來,太原市未有一例中暑人員申請工傷。
太原市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簡單來講,在高溫環境下工作而引發的中暑,屬于工傷的范疇,而個人生活如外出、旅游中暑等則不算。現實中,建筑工人、環衛工人、交警、導游、地質勘探隊員、記者等勞動者都屬于“戶外高溫職業”一族,而鍋爐工、煉鐵工人等屬于“室內高溫職業”一族。
先申請職業病診斷再到人社部門申請
“申請工傷待遇,不影響中暑治療。”太原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要申請工傷待遇,一般分三步走:到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機構開具職業病診斷證明書,然后到人社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最后申請工傷待遇。需要說明的是,中暑后沒有住院,只是在門診輸液治療了幾天,這樣的輕癥也可申請工傷。
省衛生廳監督處工作人員介紹,需要開具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患者,要去職業病醫院或屬地疾控中心進行。位于省城太原的職業病醫院是山西省第二人民醫院,地址在雙塔西街的寇莊西路。太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新建南路。患者要和醫生說明自己的患病詳細經過,經醫生診斷后,出具證明書。
太原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稱,用人單位應當自職工發生工傷之日,或者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用人單位營業執照登記地縣(市、區)人社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申請時,應提交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等材料。
如果企業不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等,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人社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人社部門在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做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實際操作中,一般30天內會做出認定。”
此外,中暑造成后遺癥如致殘等,還可以申請傷殘等級鑒定,以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
中暑職工可享停工留薪
太原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認定為工傷后,中暑職工即可按規定享受工傷待遇,已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醫療費用將由工傷保險基金報銷;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另外,中暑職工還可以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就是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時間段。停工留薪期間,原工資和福利待遇等都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如用人單位拒不支付中暑治療費用、工資等,職工可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室外作業應避開氣溫最高時間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急診科內科張大夫說,中暑的癥狀可輕可重,輕癥中暑可出現頭昏、胸悶、心悸、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等。一旦發展為重癥中暑,則可出現大量出汗、血壓下降、暈厥、肌肉痙攣,甚至發生意識障礙、嗜睡、昏迷等。
另外,如何預防職業性中暑?省衛生廳監督處專家也做了詳細介紹:室外作業的勞動者應避開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間段(中午)作業。工作場所備防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等。經常在高溫下作業的人,還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食物宜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A、B1、B2和C。
此外,還需要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發現有嚴重高血壓病、慢性腎炎、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未控制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大面積皮膚疤痕等高溫作業禁忌癥者,應調離高溫作業崗位。
■防暑小貼士
衛生部發布高溫中暑預防十要點
針對近來的高溫天氣,衛生部日前發布了高溫中暑預防的十要點,具體如下:
1.大量飲水。在高溫天氣,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對于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病人,高溫時的飲水量應遵醫囑。
2.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溫時不宜飲用。同時,要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3.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
4.穿著質地輕薄、寬松和淺色的衣物。
5.盡量在室內活動。如條件允許,應開啟空調。如家中未安裝空調,則可以借助商場或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避暑。使用電扇雖能暫時緩解熱感,然而一旦氣溫升高到32.2攝氏度(90華氏度)以上,電扇則無助于減少中暑等高溫相關疾病的發生。洗冷水澡或者打開空調對人體降溫更加有效。
6.外出時,應涂擦防曬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曬劑,戴上寬檐帽和墨鏡,或使用遮陽傘。
7.出行應盡量避開正午前后時段,戶外活動應盡量選擇在陰涼處進行。
8.高溫時應減少戶外鍛煉。如必須進行戶外鍛煉,則應每小時飲用2―4杯非酒精性冷飲料。運動型飲料可以幫助補充因汗流失的鹽分和礦物質。
9.如高溫時駕車出行,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10.雖然各種人群均可受到高溫中暑影響,但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發生危險,應格外予以關注。對于這些高危人群,在高溫天氣應特別注意,及時觀察是否出現中暑征兆。-----山西晚報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shanxisheng/2010-7/1766.html
上一篇:山西省提高2011年工傷保險待遇和最低工資標準
下一篇:太原市12.6萬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