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習生在日過勞死 遺屬申請工傷認定創首例
人民網東京8月7日電(記者于青)據共同社報道,在日本茨城縣潮來市的電鍍加工廠工作的中國技能實習生蔣曉東(當時31歲)去年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其遺屬方面認為蔣死于勞動時間過長,于7日向該縣鹿島市的鹿島勞動基準監督署申請要求按工傷事故處理。外國人研修生問題律師聯絡會表示,有關外國人研修生的過勞死工傷申請在日本尚屬首次。
據代理人律師指宿昭一介紹,蔣曉東是江蘇省人,2005年12月以研修生身份來到日本,從事金屬涂漆和電鍍加工工作。雖然日本法律規定研修生不得工作,但蔣仍被要求勞動,每月加班時間長達100個小時左右。
從獲得實習生身份后的第二年起,蔣每月加班更是達到約150個小時,而休息時間只有2天左右。去年6月6日,蔣在宿舍內睡眠中死去。其基本月工資為11.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160元),加班工資則僅為每小時400~820日元。
蔣向中方派遣公司交了1萬元人民幣保證金,律師指宿認為“由于害怕被遣送回國和沒收保證金,即使工作過于繁重,蔣也不敢拒絕”。蔣的護照也交由公司方面保管。
蔣的妻子馮珠通過律師表示,丈夫在電話中說勞動時間太長,覺得很累。但聽說日本的接收單位稱每月只讓他加班了20個小時左右。對此難以接受。
電鍍加工廠則聲稱“無可奉告”。
日本國際研修協力機構(JITCO)的調查顯示,2008年度在工作中因事故和疾病而死亡的在日外國人研修生和技能實習生達到34人,為歷來最多的一年。
外國人研修及技能實習制度
日本的外國人研修及技能實習制度始于1993年,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培養人才為名義,向外國人提供職業訓練。原則上研修生在經過一年的“研修”后便進入“技能實習”階段。2008年約有7萬名外國人以研修為目的來到日本,其中八成以上為中國人。在接收研修生的企業中以紡織和服裝制造業居多。有些企業把研修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使用。據外國人研修生問題律師聯絡會介紹,研修生在各地相繼提起訴訟要求企業支付所欠加班費。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shixisheng/ZhongGuoShiXiShengZaiRiGuoLaoSi-YiShuShenQingGongShangRenDingChuangShouLi.html
上一篇:用人單位如何使用在校生
下一篇:醫院實習生意外 是否屬于工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