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 [導讀]河南農民工張海超身患職業病塵肺,索賠屢屢碰壁。2009年7月,他通過手術“開胸驗肺”證明自己確實身患塵肺。2010年2月,記者再次回訪維權成功后的張海超,他說他期望能再活6到7年時間……
“我不是在‘維權’,我是在‘維命’……”在去年“開胸驗肺”事件曝光后最初的日子里,張海超接受媒體采訪時,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維權行為說成是“維命行為”,一個字的改動,詮釋了他勇氣之外的智慧。特事特辦使張海超順利拿到了61.5萬元保命錢。這個賠償數字,讓他的塵肺工友羨慕不已;這個賠償數字又能給他的生活帶來多少變化呢?昨日上午,記者再赴新密市劉寨鎮老寨村,和張海超暢談他離開“維命”后的日子。
確認61.5萬元到賬
去年9月15日,“開胸驗肺”事件塵埃落定。記者手機里至今還保存著當晚7時張海超發來的短信:“我很幸運被媒體關注,各個程序都特事特辦,問題很快解決了,也希望有關部門更多地重視社會各個角落的農民工,讓農民工維權路不再曲折。”
張海超回憶說,當日下午,振東公司委派的代理人劉江濤來到他家,在當地政府和勞動保障部門有關負責人的見證下,和他正式簽訂了賠償協議,賠償共計615000元。同時,這紙協議也宣告張海超與振東公司解除勞動關系,自此再無瓜葛。
張海超說,61.5萬元的賠償金額是歷經多次“五方會談、三方調解”的成果。當天下午5時許簽完協議,傍晚6時張海超就用手機查詢了自己的建行賬戶,當確認61.5萬元打入了自己賬戶后,他長長出了口氣。
先還賬,再治病
拿到了錢,首先要干的是什么?“還賬!”張海超說,從懷疑自己患上塵肺的第一天起,他前前后后跑到北京、鄭州的多家醫院就診,“在鄭大一附院做開胸手術就花了兩萬三”,他為此欠下總計大約4萬元的外債。
還罷外債,就是治病。去年9月22日,張海超到中國煤礦工人北戴河療養院治療,一直住到11月9日才出院。“去的時候體質很差,走100米就得歇歇,爬兩層樓就說不出話。”張海超說,去年10月15日,他在北戴河做了雙肺灌洗手術,“手術很成功,當時就感覺呼吸順暢多了”。
為延緩病情升級,去年10月26日,張海超在北戴河做了第二次開胸手術。“住院住了兩個多月,要是正常收費我至少得花3萬元。”張海超說,因為療養院知道他的事情,給予了他醫療費全免的“最高待遇”。
出院后,張海超又去北京同仁堂名醫館看了中醫,并遵醫囑堅持中西醫結合療法延緩病情發展,“我現在藥費每月在三四千元”。
回到新密老家后,天氣轉冷,張海超呼吸不得涼氣。他從堂屋搬到了東屋朝陽的平房,生了煤火爐子取暖。在他住的房間,記者看到了一臺肺功能鍛煉呼吸器。回想起以前張海超躺在床上吹氣球鍛煉肺功能的場景,記者開玩笑說:“有錢就是不一樣啊,連這也鳥槍換炮啦。”
三口之家的笑聲
最能說明張海超生活質量提高的莫過于臥室里的電腦:主機500G的硬盤,21英寸寬屏液晶顯示器,外置功放。張海超說這是去年底添的,花了4000多元。
自從“維權斗士”的形象被樹立起來后,張海超每天都能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和信件,其中大部分是向他咨詢維權經驗和相關職業病索賠程序的。為了聯系方便,張海超購置了電腦,每天都掛在QQ上,他的網名叫“生存方式”,至今,他的QQ好友已有40多位。“我剛開了博客,主要寫職業病維權一類的稿子。”張海超說自己只有初中畢業,寫東西很吃力,電腦也玩得不熟,“我正在學習咋通過QQ傳照片,我老婆玩電腦比我老練,我都是跟她學”。張海超的愛人王玲玲和3歲的女兒張琪琪聽了就在一旁笑。
笑聲蕩漾在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若放在兩年前,這應是張海超夢里才會有的景象。
和孫中界、雷闖最談得來
從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張海超變得忙碌起來,去年年終的新聞盤點,讓他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去年12月16日,張海超赴北京參加鳳凰衛視《魯豫有約》訪談節目錄制;今年1月13日,應邀再赴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接受獎牌,他被鳳凰網和百度授予“2009年時事沸點人物”稱號,和他一同獲獎的還有孫中界、鄧玉嬌等人;今年1月底,他又去了天津,接受中國正義網、天津衛視和人民公安報聯合授予他的“2009年度中國正義人物”獎杯。
在頻繁的社會活動中,張海超結識了不少牛人、強人,他覺得其中兩個人和自己最談得來,一個是替一億人抗爭的“乙肝斗士”雷闖,一個是“上海釣魚執法事件”的主角孫中界。張海超說,雷闖學生味很濃,人顯得特實誠。而由于他和孫中界同是河南人的原因,在北京時,曾有記者開涮說“河南的文化底蘊就是厚實啊,你倆一年就創造了兩條成語,一是‘開胸驗肺’,一是‘斷指求魚’,還挺對仗”。
“我現在像個律師”
張海超說,他在新密老家的全部生活,就是不斷接待上門來咨詢“業務”的職業病人,“我現在像個律師,可又不能給他們實質性的幫助”。
張海超很清楚他能得到61.5萬元的賠償,是特事特辦的特殊結果,他說:“如果按正常程序走,從職業病診斷到工傷鑒定,再到傷殘鑒定,再到勞動仲裁,到最后獲得賠償,我算了算需要484天,而且是在企業和職能部門高度自覺配合的情況下,不少職業病人就是這樣從‘工傷’被拖成了‘工亡’。”“開胸驗肺”事件平息后,河南等地的職業病防治制度有所松動,規定如果用人單位不為職工出具證明,只要有3名以上工友證實,職工照樣可以取得診斷鑒定資格。對此,張海超說,他的貢獻也僅此而已,這只能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現實中職業病維權的每一個環節仍是困難重重”,因為“用人單位違法的成本太低,農民工維權的成本太高”。
期望能活到35歲
“塵肺病是治不好的,只會越來越嚴重,張海超已經是塵肺病Ⅲ期,我們也只能延緩他的病情發展,這個病會伴隨他一生……”這是為張海超治病的中國煤礦工人北戴河療養院副院長張志浩告訴記者的一句話,但張副院長沒有點明張海超的“一生”到底有多長時間。“我的期望是再活6年到7年。”張海超說。
質問自己還能活多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殘酷的問題,但張海超又不得不去直面。根據專家的說法和張海超對工友病情發展實際情況的認識,他覺得自己還有六七年的壽命。“過了年我就29歲了,我希望自己能活到35歲”。“許多塵肺病工友很羨慕我現在的生活,其實我對自己的生存現狀并不滿意。我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但在家里還擔當著兒子、父親、丈夫的多重身份,這筆錢,我不可能只顧我一個人。我打算做點小生意,也打算幫助一些基金會,做些有利于職業病人維權的具體工作。”
張海超說得很鎮定,在他看來,活著才是最要緊的,有了錢,更得把剩下的日子過好……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zybnews/4608.html
上一篇:李利:建議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倡導健康生產
下一篇:湖南耒陽塵肺病農民工維權事件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