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
2007年11月,王某受聘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老板李某開車,月工資1200元,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該公司系民營企業,車輛行駛證上登記的車主為老板李某。2008年3月26日上午9時許,王某受老板李某的指派開車送人去安徽蕪湖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王某本人受傷,交警部門認定駕駛員王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同年4月1日,王某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確認與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5月10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駁回王某的申請。王某不服仲裁裁決,于5月16日向法院提起訴訟。
【分歧】
對于本案的處理存在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王某沒有證據證明與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應當認定王某與李某之間存在雇傭關系。第二種意見認為,李某是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公司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其行為代表公司,應當認定王某與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案情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一、李某的行為代表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
李某作為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老板,李某雇王某開車是為公司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是為公司謀取利益,而非為其個人私生活服務,李某的行為是履行職務行為,并非個人行為,其行為代表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王某受雇為李某開車,在正常工作時間里受李某的指派,在李某的安排下工作,并獲取相應的報酬。從表面上看王某只是為李某個人服務,似乎與公司沒有關系,但是李某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老板,其代表公司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王某為李某開車,受益的是公司并非是李某個人,王某實際上是為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提供有償服務。
二、王某與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王某受雇為李某開車,車輛行駛證上登記的車主是李某個人并不是單位公司,又沒有勞動合同,王某每月領工資也是打收條沒有工資單,客觀上王某確實無法提供證據證明其與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勞動仲裁委員會據此作出裁決駁回王某的申請,上述第一種意見也認為王某與李某之間存在雇傭關系。但是本案的實際情況是,王某的服務對象李某是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老板,不是一個沒有職業的無業游民。雖然車輛行駛證上登記的車主是李某個人并非公司,但是李某雇王某開車是為公司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其行為是代表公司,不是個人行為,故不能認為王某與李某之間存在雇傭關系。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李某是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老板,其雇王某開車是為公司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公司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故應當認定王某與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三、認定勞動關系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勞動者利益
王某于2007年11月受雇為李某開車,2008年3月26日受李某指派開車送人去安徽蕪湖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王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如果認定王某與李某之間存在雇傭關系,則李某是雇主,王某是雇員,王某受李某指派開車送人去安徽蕪湖系從事雇傭活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該司法解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因王某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具有重大過失,對其所遭受的人身損害,依照最高人民法院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減輕李某的賠償責任,王某不能獲得全部賠償。但是認定王某與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則王某受李某指派開車送人去安徽蕪湖系履行職務行為,其所遭受的人身損害,是在工作時間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傷害,屬于工傷,應當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工傷保險不適用過失相抵原則,王某雖具有重大過失,但仍可以獲得全部賠償。同時作為用人單位的南京某建材有限公司還應當為王某補繳社會保險。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法院)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laodongguanxi/7214.html
上一篇:勞動關系存在爭議并不必然導致工傷認定程序中止
下一篇:非典型性勞動關系的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