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1日,省會的天空飄起了雪花。在嚴寒中,記者來到了石家莊市工傷職業病法律援助與研究工作站。走進工作站辦公室,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整理資料、接聽電話、網上回復,有條不紊地忙碌著。記者自我介紹后,一直忙著接聽電話的張士謙站長放下手頭的工作,和記者聊了起來。
記者正與張士謙寒暄著,兩名中年男子敲門走了進來,“張律師,我們有點事還要再問問您。”其中一名男子說道。張士謙讓他們二位坐下來慢慢說。原來這是兩人第二次到工作站來,年長的男子姓田,大家稱呼他為老田。前些日子,老田拿著一張認定工傷決定書的復印件,來到工作站尋求勞動能力鑒定方面的幫助。站里工作人員告訴老田,要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需要認定工傷決定書的原件。老田說單位不給,自己也去了區里的社保局,仍舊沒拿到。最后在工作站的幫助下,他才從社保局拿回了認定工傷決定書原件。
今天,老田的事情有了新進展,他又來到了工作站。記者了解情況后才知道,今年快50歲的老田是四川人,在石家莊一家建筑公司打工。老田在某商業區工地上施工時,從腳手架上墜落摔傷,醫院確診為腰椎骨折。事情發生后,單位支付了老田在醫院的住院費用,但對工傷賠償態度消極。老田準備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
老田說,自從他在工作站幫助下拿回了認定工傷決定書的原件后,單位態度有些緩和了,想和他簽協議了事。張士謙誠懇地告訴他,工傷賠償不一定非要打官司,能通過協商解決更好,真要走訴訟,那將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簽協議可以,但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不要盲目地接受協議。簽協議時,一定要格外注意協議中給錢的時間、數額,看準協議里表述的方式,并叮囑老田一定要小心謹慎,之前有不少工友吃過虧。老田雙手緊握張士謙的手,嘴里不停地說“謝謝”。
送走老田后,張士謙告訴記者,像老田這樣的幫扶對象,他們每天都會接待很多。工作站是經過石家莊市司法局批準,依托律師事務所成立的民間專業法律援助機構。工作站于2011年8月5日正式揭牌,主要為工傷、職業病職工提供專業法律援助,同時進行工傷、職業病領域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該工作站是我省第一家專業法律援助機構。截至2012年12月12日,工作站已受理案件100件,辦結53件。
在工作站辦公室的墻上,記者看到了一塊小掛板,上面寫著工作站的工作安排及進程,還有對受理案件的進度跟蹤。雖說現在只有四名工作人員,但是工作站的工作卻開展得井井有條。據張士謙介紹,工友們除了正常上門咨詢外,還可以通過電話咨詢,此外工作站還設立法律咨詢QQ號碼, 最大限度地方便工友進行咨詢。工作站已經開通了“工傷賠償法律網”,通過網絡解答網友對工傷、職業病的疑問,宣傳有關工傷、職業病方面的法律常識。
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下,該工作站目前已為工傷職業病職工追討工傷賠償共計400多萬元,義務解答法律咨詢1.2萬余人次。河北法制報
媒體報道鏈接地址:http://szbz.hbfzb.com/html/2013-01/11/content_18908.htm?div=-1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meiti/4232.html
上一篇:“開胸驗肺”張海超在無錫成功移植健康雙肺獲重生,現進入康復期
下一篇:《職業病防治法》修改破解職業病防治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