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奔波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外賣員、快遞員,為市民的生活便利付出勞動和努力。然而這些就業群體因為與平臺沒有正式勞動關系,缺少與職業風險配套的工傷保險和社保。
這個問題怎么破?對此,成都市總工會作出回應,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成都市正按照上級工會和上級政府部門的要求,研究出臺一些政策,探索解決這些問題。
外賣員靈活就業,屬于新形態勞動者
蹲點調研:“小哥”們與平臺簽訂的不是勞動合同 唯一的保障可能是每天幾元錢的意外保險
“據我所知,成都市內一些行業,像餐飲業、酒吧、導購員、外賣小哥等,很多從業人員沒有基本的社保,很多時候員工想買但是公司不給買,雖然這種情況可以向人社部門反饋來得以解決,但是這樣也會造成員工,弱勢群體在公司里待不下去。”這是網友“斷焉”提出的問題。
5月11日,封面新聞從成都市總工會了解到,在前期的基層蹲點調研中,發現了此類問題屬實。成都市基層工作部副部長董光好介紹:“新就業形態的勞動者是靈活就業,跟平臺簽訂的不是勞動合同,一般情況下,平臺公司沒有給這部分勞動者購買社保和工傷保險。”成都市總工會此前組織開展了成都市新就業形態的專項調研,對他們的工作時間、勞動強度、收入、一些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專項調研。在成都,(包括)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網約送餐員、網約配送員在內的新就業形態群體有20.3萬人。
記者了解到,以外賣員為例,絕大多數的外賣員所在的平臺、公司、站點都沒有為其繳納社保,唯一的保障是每天幾元錢的意外保險。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有超過1000萬人從事外賣和快遞工作。
成都破局:明確了新就業形態建會入會工作 探索解決外賣員等的工傷和社保問題
“成都市按照上級工會和上級政府部門的要求,也正在研究出臺一些政策,探索解決這些問題。”董光好介紹,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從中央到省上都特別重視。在去年底,四川省人社廳等11個部門近日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提出20條具體措施,維護網絡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比如,要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的部分平臺企業為重點,適時在全省組織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優先解決平臺網約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問題。鼓勵平臺企業、快遞企業通過購買人身意外、雇主責任等商業保險,提升平臺靈活就業人員保障水平。
為了將工會保障覆蓋到新就業形態群體,目前成都新就業形態的勞動者工會組織有3293個,累計發展會員30.1萬個。為了便于這個群體的入會,考慮到他們的工作工具就是手機,成都市總工會就開發了一個一鍵入會的小程序,便于他們很便捷地加入工會組織。截至目前通過一鍵入會加入工會組織的新就業勞動者會員12.3萬人。
“不光是把他們吸納到工會來,還要對他們的工作、生活服務上履行工會的職能,我們在全市建立了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服務陣地一千余個,主要是為他們提供飲水、熱飯、如廁等和他們工作息息相關的一些服務。”董光好介紹。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news/10809.html
上一篇:隱瞞工傷報醫保,偽造證明材料騙保或擔刑責
下一篇:濟南市推動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