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受傷嚴重,卻查不到就診記錄,憑空消失的“傷者”哪里去了?巨額的工傷賠償又有怎樣的蹊蹺?日前,經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對一起詐騙案作出判決。該案中,14名被告人是同鄉,也是參與偽造傷情索要巨額工傷賠償的同伙。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他們的騙術有多高明,終究難逃法律的制裁。
2019年5月的一天,兩名新員工--李某和錢某入職揚州市方巷鎮的A企業。這原本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沒承想,幾天后,錢某在工作中突然摔倒,頸部受到嚴重損傷。見此情景,李某趕緊叫人來幫忙。錢某被送醫后,從身體反應來看,傷情不容樂觀,有高位截癱的可能,甚至會危及生命。
這讓企業負責人慌了神,因為二人剛入職沒幾天,什么保險都還沒上,出了這樣的事情可怎么辦?還沒等負責人想出辦法,錢某的父親已聞訊趕到,哭天搶地要求企業賠償:“我就這么一個兒子,在你廠里工作沒幾天就受了這么嚴重的傷,這叫我以后可怎么辦啊……”
看到錢某的傷情的確很嚴重,而且也沒有保險,無奈之下,企業負責人多次與錢某的父親交涉,最終,雙方簽訂了一份一次性了斷協議,約定該企業賠償給錢某80萬元。
協議簽訂后,該企業先將40萬元匯入了錢某的賬戶,之后,錢某的父親以回老家治療為由,將錢某帶回了安徽老家。
一段時間后,錢某的父親再次找到該企業負責人,索要余下的40萬元。企業負責人表示可以支付余款,但需要對方出示后續治療的相關憑證。錢某的父親卻始終含糊其詞,不愿意提供相關憑證。
沒辦法,該企業只好派人前往錢某的老家調查。負責調查的員工按照錢某父親提供的地址,來到醫院后發現,醫院并沒有收治過錢某,也沒有他的就診記錄。
與此同時,A企業負責人了解到,就在幾個月前,方巷鎮的另一家企業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一名剛入職沒幾天的員工上班時摔倒導致頸椎受傷,同樣是傷情嚴重,公司賠償了50多萬元。
同一個地方,連續出現兩次相似的工傷情況,A企業負責人覺得事有蹊蹺,遂報警。
那么,受傷的錢某去哪了?其實,錢某的摔倒受傷是假的。在被送醫就診時,錢某通過調整角度、隱瞞身體真實反應等行為,偽造出了頸椎錯位、傷情嚴重的假象。之后,他又通過與同伙的密切配合,以回老家治療為由,成功躲過醫院的進一步診斷。等到錢某回到了老家,便卸下偽裝,與同伙將工傷賠償款分贓之后,重新物色新的目標,繼續行騙。
原來,錢某和李某早已經“踩好點”,瞄準了A企業未給新員工購買工傷保險的漏洞,進入企業偽造工傷索要賠償,既能逃避保險公司嚴格的審核機制,又抓住了企業負責人息事寧人的心理。
警方對該案立案偵查后發現,除了錢某和李某、錢某的父親,該團伙中還有其余11人也和錢某一樣通過偽造工傷的方式先后在江蘇泰州、蘇州,浙江麗水、溫州,陜西西安等地作案。他們互相偽裝成對方的親友與企業談判索要賠償,屢屢得手。這14人都是同鄉,他們中有父子、有兄弟,14人時分時合,交叉作案,累計詐騙金額超過300萬元。
2021年4月26日,邗江區檢察院對已到案的錢某、錢某的父親等7人提起公訴。同年12月28日,法院審理后,以詐騙罪分別判處7名被告人十一年九個月至六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數額不等的罰金。
隨后,該犯罪團伙中其余7人也陸續到案,并被依法提起公訴。日前,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的指控和量刑建議,分別判處上述7名被告人十一年二個月至八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相應罰金。
檢察官提醒用人企業應當依法依規為職工辦理保險,遇到類似情況,先別急著私了,可以報警求助或者尋求權威部門的幫助,以免遭受損失。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news/10845.html
上一篇:居家辦公出意外,工傷認定誰舉證?
下一篇:寶雞市首家工傷調解室揭牌成立(20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