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們發現,有一些隱含的法律規定為大家所忽視。日前,北京懷柔法院法官結合該院審理的部分討薪案例,對相關的法律問題進行解析,提醒大家在工作中遇到勞動爭議時避免誤區,妥善解決糾紛。
案情簡介:張文是華昌物業管理公司的一名電工,雙方存在正式勞動關系。在一次電路維修過程中,張文從梯子上摔落,身體多處受傷,相關部門認定其為工傷。后來,華昌物業管理公司發現,張文還和當地新龍物業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并由新龍物業公司繳納社會保險。華昌物業管理公司認為,由于張文存在不誠信的雙重勞動行為,自己不應承擔相應的工傷賠償。
法官說法:有種觀點認為,承認雙重勞動關系對勞動市場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勞動市場不誠信的道德示范。該種觀點認為,如果存在雙重勞動關系,應只認定一重勞動關系。但是現實生活中,的確有諸多雙重或多重事實勞動關系存在。尤其在一些水電、裝修、物業等行業更為普遍。此類行業中,勞動者一般處于較為劣勢地位,一旦對于其雙重用工身份不予認可,不但會影響正常的用工秩序,還有可能因為相互扯皮影響勞動者后續治療問題。此類問題,司法機關一般不會武斷認定勞動合同無效,從而免除用人單位提供工傷保險的義務。
當然,為了平衡雙方利益,法院一般會根據勞動者過錯程度賦予用工單位合同解除權。《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項規定:“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時,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無需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可見,當勞動者在雙重勞動關系中存在明顯過錯時,賦予了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是,在勞動合同依法解除之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然存在合法有效的勞動關系,不能免去用人單位所應承擔的為勞動者提供工傷保險的義務。本案中,對于華昌物業管理公司的抗辯,最終法官未予認可。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news/7016.html
上一篇:北京二中院:工傷認定惹官司,行政機關確有錯誤的法院可糾正
下一篇:北京首例“網約工”勞動爭議案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