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8時40分,原告石某騎電動自行車在山東省五蓮縣潮河某路段與被告張某駕駛的小型轎車相撞,致原告受傷腳踝骨骨折、電動自行車損壞。日照市公安局五蓮交警大隊認定被告張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原告無責任。原告住院28天,醫囑休息5個月。被告張某的小型轎車在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昌樂支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2012年10月,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昌樂支公司和被告張某賠償損失原告包括誤工費在內的各項損失32469元。兩被告辯稱原告是農業戶口且已經60歲了(1951年3月17日出生),對其主張的誤工費不予認可。
在諸多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受害人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在主張誤工費時,致害方經常以受害人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對誤工費不予認可。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能否獲賠誤工費,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入的賠償費用。而所謂的“正常工作和勞動”是指國家法律保護的勞動工作收入。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的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應視為喪失勞動能力,談不上有誤工損失,因而超過退休年齡即應當認定為喪失勞動能力,其因受到損害而主張的誤工費不能支持。
第二種觀點認為: 退休年齡不能與勞動能力劃等號,對超過退休年齡人員的誤工費,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超過退休年齡確已喪失勞動能力的,誤工費不予支持;對受害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其未喪失勞動能力,且因損害而導致其誤工收入減少的,誤工費則應綜合多種因素酌定。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這里的“公民”應理解為包括離退休人員在內的自然人;“誤工”中的“工”應理解為社會勞動,既包含了未退休人員在崗在職時的從事的本職工作,也包含了無固定職業人員的從事的臨時性有償社會勞動,以及退休退職人員所從事合法的有償服務的社會勞動;“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應視為耽誤一切勞動或工作而減少的收入,包括耽誤退休人員所從事的正常有償勞動而減少的收入。因此,退休人員受傷后造成退休費用之外的其他勞動收入減少,屬于“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負賠償義務的責任者應比照行業人員的收入標準予以賠償。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退休人員依法從事社會勞動,肯定是可以帶來退休費以外的勞動收入,被致傷治療和全休期間,不能從事此前所從事的有償社會勞動,勢必會使退休費用外的其他直接收入減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從《民法通則》和《解釋》對誤工費的相關規定來看,均未對受侵害者獲得誤工費賠償的年齡作出限制性規定,只要是受害人遭受侵害,客觀上因侵害的發生導致誤工而致其收入實際減少,均有權要求侵害人賠償誤工費。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來計算。
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和喪失的年齡必然大大遲延,到退休年齡時大多數人還可以正常從事勞動。退休在我國的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一種待遇,但是廣大農村的多數農民還不能享受退休很多五、六十歲的老人還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并且即使是城鎮已退休的人員,勞動法等相關法律也并沒有明文禁止退休人員接受用人單位有聘用、返聘,也沒有禁止退休人員從事個體或私營企業的經營。根據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之的法理,退休人員是可以接受用人單位有聘用、返聘或從事個體或私營企業經營的,故僅依據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不予支持誤工費實為不妥。
綜上所述,如果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受害人能提供證據充分證明其實際在從事勞動,并因受到損害導致本人或家庭收入減少的,那么其要求賠償實際減少的收入的誤工費應當予以支持。若是農村的可以提供足夠證明的,按從事農業生產對待;若是城鎮返聘人員,按其提供的返聘合同和單位出具的證明,計算其實際減少的收入。
本案中,原告石某是農業戶口,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尚有勞動能力,長期在村里從事養殖業,因該交通事故致其誤工,收入減少,故應獲得誤工費損失賠償。原告主張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符合法律規定,應當予以支持。原告系農村居民,該村村委會出具的收入證明不足以證明其收入狀況,故其誤工費標準應參照上一年度農村居民收入標準計算。誤工天數應以醫囑時間為準。
(作者單位:山東省五蓮縣人民法院)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zhidao/4907.html
上一篇:工傷保險終止后發現原保險期間內職工患職業病的,仍承擔責任
下一篇:工傷復發期間勞動合同期滿不當然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