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關注
農民工發生工傷咋維權
春節過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進入城市打工,我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春風送崗”行動也陸續展開。在人社部門舉辦的活動中,農民工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關心的不僅僅是待遇的高低,他們將更多的目光放在了企業的工作環境與社保的繳納情況等方面。用工規范,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后,維權過程會比較順利;反之,則波折重重。工傷,則是發生在農民工身上較為常見,維權卻又困難重重的事情。
案件回放
農民工工作時手臂絞傷
2010年12月,滄州市的魏某經老鄉介紹到衡水安平縣一家絲網廠工作。工作之初,魏某與絲網廠簡單口頭約定了工作崗位以及薪酬待遇,雙方并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魏某告訴記者,他曾考慮過找老板簽訂勞動合同,但是擔心為此失去這份工作,就沒敢提起。
魏某工作三個月后,一次工作中不小心將右手臂絞進設備中。事故發生后,魏某被工友送到醫院救治,經診斷為右臂叢神經損傷,后經衡水市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四級傷殘。據了解,截至2011年7月,魏某接受了兩次手術,絲網廠支付了6萬余元醫療費后,拒絕再支付其他費用。
魏某告訴記者,兩次手術出院后,他手臂的傷仍舊需要后續治療康復,但工廠拒絕再支付治療費用。2011年6月,魏某向當地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絲網廠支付一次性賠償金308388元。最終,安平縣勞動仲裁委裁定絲網廠向魏某支付一次性賠償金227640元。
維權過程
確認勞動關系是第一步
工傷發生后,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魏某最終贏得了這場官司。然而,魏某的維權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魏某首先是找到了石家莊市工傷職業病法律援助與研究工作站申請法律援助,希望得到專業律師的幫助,而該工作站受理后,確實為魏某制定了一份詳盡的維權策略。
工作站工作人員認為,魏某在絲網廠工作,雙方已經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但是雙方從未有勞動關系的任何書面證據,一旦進入法律程序,沒有證據基本沒有勝訴的可能性,因此,如何確認勞動關系是需要考慮的第一步。
根據特殊案情,魏某親屬在律師的指導下,與絲網廠簽訂了一份工傷賠償協議,協議中寫明了魏某到絲網廠打工以及受傷經過。雙方還在協議中注明,經協商,魏某不再進行進一步治療,由絲網廠另行支付傷殘補償費等各項費用共計51000元,魏某不得再向絲網廠提出任何要求。這份賠償協議為以后的訴訟固定了堅實的證據。
協議簽訂后,魏某隨即向安平縣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
律師說法
非法用工發生工傷也要賠
有關部門經調查發現,魏某所在的絲網廠沒有辦理營業執照,也并未通過任何其他開工許可、備案。根據《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第二條的規定,該絲網廠屬于非法用工。
魏某在絲網廠工作,雙方已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魏某在絲網廠工作中受傷,絲網廠應按《工傷保險條例》、《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等相關規定給予魏某相應的賠償。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單位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
那么,魏某之前與絲網廠簽訂的工傷賠償協議是否影響他的主張呢?答案是否定的。
石家莊市工傷職業病法律援助與研究工作站張士謙律師表示,《工傷保險條例》 第一條、第二條的規定,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獲得醫療救治,以及經濟補償,是《工傷保險條例》賦予職工的權利。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規定,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該單位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殘、死亡的,由該單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
根據《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第四條的規定,職工或童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在勞動能力鑒定之前進行治療期間的生活費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確定,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以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和范圍確定,并全部由傷殘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魏某被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四級傷殘,一次性賠償金的數額為賠償基數的10倍。所謂的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衡水市2010年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5699元,月平均工資為2139元。魏某與絲網廠之前簽訂的賠償協議數額明顯低于一次性賠償標準,不影響魏某主張權利。
案情結果
仲裁委缺席判決
據了解,在仲裁期間,絲網廠未提交答辯書,既沒有參加仲裁活動也沒有向仲裁庭提出不參加仲裁活動的正當理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據此,安平縣仲裁委缺席裁定絲網廠向魏某支付一次性賠償金227640元。
然而,裁定后,絲網廠沒有到仲裁委領取裁決書,還拒簽仲裁委郵寄的裁決書。目前,裁決書正在公告送達期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期限屆滿后,裁決書正式生效。 本報記者哈欣
相關鏈接
律師詳解工傷維權
當家人或親朋好友突然發生工傷,一般說來,都會陷入驚慌與悲痛之中,這種情況下如何維權?張士謙律師表示,根據我國法律對處理工傷的程序性規定,按時間順序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問題:
一、是否知道受傷或死亡職工單位的名稱?
在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下,用人單位是工傷保險待遇的承擔者;在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下,用人單位也應承擔部分的工傷保險待遇。不知道用人單位的準確名稱,就無法確定追索的對象。因為實踐中不乏存在不知道自己單位名稱的職工,尤其是工程層層分包的情況。包工頭自己招用的農民工,很難知道自己的用人單位是誰。
二、是否有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工作證、上崗證等勞動關系證明?
勞動合同及其他勞動關系證明材料,是申請工傷認定必備材料。沒有這些材料,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甚至不會受理工傷認定申請。
三、向用人單位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了解單位是否參加工傷保險?
是否參加工傷保險,直接影響工傷保險待遇的責任承擔,且處理的程序也會有所不同。
四、用人單位是否已申請工傷認定?
不管是否參加工傷保險,工傷認定都是處理工傷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工傷認定首先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在用人單位不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近親屬等可以在一年內申請。由于申請工傷認定有確定的期限,超過期限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不予受理,追索工傷保險待遇也將得不到仲裁、法院的支持,所以,不要輕信用人單位虛假的或沒有誠意的承諾,以免錯過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
五、如果用人單位跟你協商解決工傷賠償數額,你了解傷殘級別和計算標準嗎?
協商解決多發生在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下。由于申報工傷有可能影響單位將來的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或受到相關部門的處罰,用人單位往往不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就直接要求協商賠償數額,工傷職工或其親屬為了使工傷賠償早日處理完畢,也多采取迎合的態度,但此時沒有勞動能力鑒定的結論,傷殘級別及后期治療費用無法確定,甚至不清楚工傷賠償的計算標準,所以,應多咨詢醫療專家、律師等,條件允許的,最好由律師出面談判工傷賠償事宜、簽訂賠償協議。河北工人報
媒體報道鏈接地址:http://www.hbgrb.net/epaper/html/2012-02/13/content_72061.htm
本文地址:http://www.wnpump.cn/meiti/4186.html
上一篇:承包方招用勞動者遭遇工傷后誰擔責?
下一篇:消除職業病,你我都有責